发给学生的课表是一张,实际上课却是按另一张,这被称作“阴阳课表”。中小学的“阴阳课表”其实存在已久——最近十多年内,已有多项调查都得出类似结论。某种程度上,家长也是“阴阳课表”的共谋。根据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聂永成的调查,对于“阴阳课表”现象,99.2%的学生家长选择“非常支持”。(4月13日 《哈尔滨日报》)
所谓 “阴阳课表”,就是表面一套、实际另一套的课表安排方式。这种做法看似是学校为应对教育部门检查的无奈之举,实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们接受全面教育的权利。在乡镇小学,受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相对落后等因素制约,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常常被语文、数学等主科课程占用。为了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学校不得不制定一份看似规范的课表,但在日常教学中,音体美等课程难以得到充分落实。
这种做法产生的不良影响较为明显。首先,它不利于孩子们接受全面教育。音体美等课程虽然与升学考试没有直接关联,但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审美素养提升以及创新思维启发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长期忽视这些课程,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孩子们的综合发展。
其次,“阴阳课表” 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教育领域的不良风气。这容易使部分学校和教师形成一种错误认知,觉得只要应付好检查,就可以忽视实际教学中的问题。这种行为对教育的公平性与公正性造成一定损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行业的整体形象。
更该值得重视的是,“阴阳课表”现象可能进一步拉大城乡教育差距。在城市学校,音体美等课程通常能得到较好保障与重视,而乡镇小学却因各种现实困难,让这些课程处于边缘地位。这种差距可能使乡镇孩子在成长的起始阶段就面临不利局面,在未来发展中也可能遭遇更多挑战。
那么,如何破解 “阴阳课表” 这一难题呢?政府及教育部门应加大对乡镇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教学硬件设施,提高教师薪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教育人才投身乡镇小学教育事业。同时,要强化对乡镇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与监督,切实保障音体美等课程在教学安排中得到足够重视。
学校与教育工作者需要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音体美课程对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挖掘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让孩子们在学习主科知识的同时,也能从艺术和体育活动中收获乐趣与成长。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也应给予乡镇小学教育更多关注,为孩子们创造更有利的成长环境。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才有望逐步改变 “阴阳课表” 的现状,让乡镇小学的孩子们也能享有全面且优质的教育资源。
乡镇小学“阴阳课表”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进程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局限,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才能够让素质教育在乡镇地区真正落地,让乡镇学生获得公平且高质量的教育,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nograb/646948/58/14869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