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榕城区纪委监委:执精准监督之笔 绘民生幸福画卷
发布时间: 2025-04-15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记者 陈星星 林文君 通讯员 李 爽

榕城区纪委监委下沉监督进校园,动态跟踪督办,优化学子就学环境。林洁松 摄



  古城片区“雪亮工程”竣工并完成验收,安全“云”监控全面上线,进一步织密“平安网”;榕城区的国道G206线、省道 S236线等主干道沿线,昔日杂乱无章的违建逐步拆除;揭阳林超纪念中学新安装了楼层安全防护网、直饮水机,校前道路也得以拓宽,学校园处处展现崭新风貌……


  这一系列的喜人变化,正是榕城区纪委监委以精准监督助推民生实事跑出“加速度”的生动写照。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阶段来,区纪委监委紧紧围绕市、区中心工作,将开展日常监督与为民办实事有机结合,用心用情用力办成了一批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让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


  古城保育:以“纪”之力提升古城“幸福指数”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抓好古城保育活化,建设新型城镇,完善城市功能,精耕城市管理,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拓展向内涵提升转变。今年1月,榕城区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做好古城保育活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区的重点工作,要举全区之力做好古城这篇大文章,推动古城风貌提升重现千年荣光。


  阶段来,区纪委监委聚焦活力古城建设提升的部署要求,多渠道收集民生痛点堵点难点,建立重点实事办理台账,强化工作举措。在获悉西马街道仙滘存在内涝问题后,区纪委监委积极推动解决,第一时间协调50万元资金支持,带动社会热心人士及企业家捐资80万元,用于建设3座智能排水泵站及防洪闸系统,有效解决困扰居民多年的雨季内涝问题,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镇(街道)纪(工)委同样积极发挥监督职能,结合“一镇街一实事”工作要求,以专项监督、专项行动扎实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古城片区因安全监控缺失,电动车剐蹭、快递丢失等事件时有发生,群众反映强烈。西马街道纪工委迅速将“雪亮工程” 优化升级纳入民生实事台账,明确任务和时间,全程督办。通过实地摸查、走访居民,确定 42 个关键点位,积极协调设备安装各环节问题。目前,该项目已竣工并验收,实现安全“云”监控,织密了古城“平安网”。


  揭阳古城水文化修复工程三、四期施工时,杂土堆放和路面硬化影响居民出行。中山街道纪工委监督推动,通过走访了解、听取诉求,督促街道办与区古城办等多方沟通,优化施工方案,在今年春节前完成主要路段硬底化,解决居民出行难题,赢得当地干部群众好评。


  接下来,区纪委监委将继续紧盯古城文旅发展需要,加强嵌入式、精准化监督,以有力监督推动活力古城高质量发展,让古城的烟火气与幸福感同在。


  教育护航:优化榕城学子就学环境


  位于榕城区东部片区的揭阳林超纪念中学,是目前全国唯一 一所以林超先生命名的中学,旨在纪念这位为我国地理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著名揭籍地理学家。揭阳林超纪念中学作为榕城区的重要教育阵地,承载着无数家庭对下一代成长成才的殷切期望。


  此前,区纪委监委在日常监督调研发现该校存在校园楼层未加装安全防护网、直饮水机老化、周边道路狭窄等问题。对此,区纪委监委迅速行动,协调资金14.9万元,推动校舍安防修缮项目落地,为校园楼层加装安全防护网;投入11.6万元更新直饮水机设备,保障师生饮水安全;协调350万元对学校周边道路进行全面修整升级,拓宽校前道路至14米,打通“断头路”,极大地方便师生及家长的出行。这些举措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更让校园环境焕然一新,为师生营造了安心、舒心的学习生活环境。此外,还为该校扩容增班提供支持,新增(优化)学位500个。


  仲春时节,榕城区新河初级中学的学生们在崭新的预制型塑胶跑道上肆意奔跑,在标准化篮球场上尽情挥洒汗水。可不久前,这里的操场地面磨损严重,塑胶跑道老化开裂,既影响学生活动,又存在安全隐患。区纪委监委排查发现,全区 11 所学校运动场都有类似问题,甚至有学生因地面坑洞摔倒受伤。


  区纪委监委立即督促区教育局、属地街道及学校,为 11 所学校运动场改造制定方案,统筹 400 多万元资金用于升级改造。在项目推进、资金监管等关键环节,区纪委监委下沉学校,动态跟踪督办,推动进度滞后项目提档升级。


  如今,经过多部门的合力攻坚,榕城区11所跑道老旧、折损率高的中小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及排水设施均已完成升级改造。全区新建 1.2 万多平方米塑胶跑道,配套升级 1800 多米排水系统,1.7万多名师生告别了过去“晴天坑洼、雨天积水”的状况。


  此外,区纪委监委还了解到,全区 157 所学校存在体育器材超期服役、种类单一、配置不足的问题,影响体育教学。为此,区纪委监委通过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协调财政部门等方式筹集资金112万元,集中采购 18 类共 6.25 万件(套)体育器材,覆盖各类教学场景,解决了体育设施老化问题,提升了教学设备的科学性与多样性。


  从校园跑道升级到体育器材焕新,从深入排查问题到精准落实整改,区纪委监委用“小切口”推动“大民生”的实践在不断拓展。接下来,区纪委监委将持续紧盯教育领域民生实事,以精准监督护航校园,为榕城莘莘学子创造安全、优质的成长环境。


  风貌提升:严督实导推进榕城风貌“焕新颜”


  美好的人居环境关乎群众生活质量。今年以来,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上下联动、主动出击,做实做细下沉监督,为扎实做好全区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近期,行走在榕城区的国道G206线、省道S236线等主干道沿线,昔日杂乱的违建物逐渐消失,农房外立面披上“新衣”,“四小园”点缀村居角落,城乡风貌焕发新活力。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区纪委监委精准监督,推动全区17条风貌带整治提升的重要体现。


  为落实榕城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攻坚战部署,区纪委监委将风貌带提升作为监督重点,通过列席会议、专项督查、约谈提醒等方式,压紧压实镇党委主体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对首批9条重点风貌带,区纪委监委督促制定“一街一策”“一路一方案”,明确清拆、改造、提升“三张清单”,确保任务到点、责任到人。


  4月7日,榕城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带队到仙桥、梅云、西马街道开展交通主干道联镇带村成片风貌带整治提升督导工作,对有关工作进行现场督促指导,以“疏堵结合”的柔性策略为切入点,对各项工作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助力街道破解工作推进中的难题,为整治提升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风貌提升既要拆得动,更要建得好,必须杜绝形式主义。”在推进风貌带整治提升工作中,区纪委监委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深化作风建设,全力推动全区上下提振精神、真抓实干。连日来,区纪委监委联合镇街纪委深入一线,对“三清三拆三整治”、施工进度等开展实地检查;同时,督促镇街通过入户宣传、公示公开、示范带动等方式凝聚共识。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拆除违搭乱建1054宗、清理杂物垃圾2656宗。


  为杜绝“一阵风”整治,区纪委监委多管齐下推动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将风貌提升纳入镇街绩效考核,对进度滞后单位挂牌督办;另一方面,联合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联合验收”,确保改造品质过硬。此外,还督促镇街用好本土工匠和材料,保留榕城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