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党群阵地焕新颜 暖心服务零距离
发布时间: 2025-04-10 来源: 作者: 记者 何小妍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龙尾镇高明村以党建引领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提档扩能升级,聚焦引领、服务、治理三大板块,紧紧围绕“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面积最大化”理念,打造有党味、有温度、有人气的“前沿阵地”,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还想来”的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活动中心,实现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的有机统一。


  强化引领铸党性阶段来,高明村党群服务中心聚焦群众需求,抓细抓实儿童关怀、长者关爱工作,从硬件配备和软件应用等方面进行提档升级。建成综合服务大厅、党群议事厅、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农业产业推广室等功能分区,并设有图书阅览室、未成年人活动室、书画室、舞蹈室等,配置桌椅、电脑、展示柜等,打造集“学习、教育、培训、议事、服务、文娱”于一体的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


  为打造党建文化阵地,高明村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楼道、长廊、党建文化广场和足球场等,打造“党建文化墙”和党史宣传廊,因地制宜抓好党建阵地建设,积极宣传党建知识,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浓厚学习氛围,不断提升党建活力,让党员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党建文化气息,强化党性修养,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高明村创新党员管理形式,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村级党校分教点、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阵地作用,定期组织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理论宣讲、新老党员“结对帮”等活动,帮助农村党员群众学理论、长知识、增技能。


  服务升级暖民心为提升政务办事效率,高明村培养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扎实”的后备队伍,在服务大厅无偿帮助群众代办政务服务事项,引导群众正确使用“粤系列”政务服务平台,通过“一站式”便民服务,让广大群众享受足不出村办政务的“家门口”服务,使党群服务中心发挥最大服务效能。


  此外,高明村结合深化拓展“三联三服务”专项行动和开展“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设置党员群众“微心愿”征集表,定期整理群众“微心愿”清单,发布认领人,公开“微心愿”办结时间和办理情况,及时向“心愿人”进行答复。设置广场休息区“便民服务点”,长期为群众提供饮水、充电、紧急救援等志愿服务。


  为拓宽服务范围,高明村党群服务中心还积极延伸党群阵地,整合住宅区、商户、学校等资源,做实、做细“全方位”党群服务,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同时,在省教育厅驻镇帮镇扶村教育工作队的支持下,打造了儿童公园、足球场、人大主题公园等场所,有效满足群众对公共文娱场所的需求。


  治理优化谋发展为切实解决基层热点难点问题,深化落实党群议事协商制度,高明村党委把民主协商平台建在群众家门口,有效推动基层治理。通过收集群众“微心愿”、网格员定期走访联系户、群众接访日等形式,第一时间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召开议事会进行商议,实现村民从“被动议事”向“主动议事”转变,使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榕树下的议事厅”。


  高明村地处龙尾镇西部,是纯农半山区,撂荒地多,产业基础薄弱。该村结合实际,近年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大棚水培蔬菜项目,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如何真正擦亮“高明蔬菜”特色品牌、拓宽蔬菜销售渠道,持续增强村集体自主“造血”功能,成为高明村遇到的现实问题。为此,村党委积极尝试“阵地换服务”模式,用好用活阵地资源,充分利用富余党群服务空间,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农业产业推广室,将本村及周边农副产品集中展示,极大地宣传推广高明特色大棚水培蔬菜产业。高明村借助“农业产业推广室”,创新阵地运管模式,提升“高明蔬菜”知名度,促进技术交流、推动产品外销,解决制约高明蔬菜产销一体化的发展难题,也为龙尾镇及周边乡村提供了一条可借鉴、能复制的发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