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星晨康复中心“影子老师”成功帮助孤独症儿童突破成长瓶颈
打破孩子内心的社交壁垒
“影子老师”积极引导孩子参与集体活动。通讯员 摄
新学期的校园里,在揭阳的一所普通小学中,同学们手捧课本,全神贯注投入到早读中。坐在后排的安安(化名)眼神稍显游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身旁的郑老师悄然俯身,指尖轻点课本段落,一个无声的提示让安安迅速回神,目光重新聚焦于文字间……
安安是一名孤独症儿童,郑老师是市星晨康复中心的一名“影子老师”。这样的场景看似平凡,背后却是教学督导及“影子老师”们无数次耐心教导和精心引导的结果。
“影子老师”帮助孤独症儿童突破成长瓶颈
孤独症也叫自闭症,孤独症儿童在与人交往方面存在困难。融合教育强调尽可能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安置在一起,为特殊儿童创造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个理论的目标是,创造一切条件,让特殊儿童无限接近同龄人,最终回归主流。
市星晨康复中心创始人黄晓霞介绍,影子老师又称助理教师、陪读人员或专业助手,指在普通学校中伴随特殊需求儿童(如孤独症、学习障碍等)学习的专业人员。他们通过一对一或小组形式,提供教育支持、行为引导和心理辅导,帮助儿童适应学校生活并提升学习能力。
为贯彻落实2024年中国残联第七部委出台的《“十四五”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市星晨康复中心自2024年9月起在揭阳率先推出“影子老师”入校支持项目。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探索,该服务已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支持体系,成功帮助多名孤独症儿童突破成长瓶颈,实现校园融合质的飞跃。
“阶梯式目标分解法”逐步延长专注时长
8岁孤独症儿童安安的蜕变便是服务成效的生动注脚。据郑老师回忆,初入校园时,安安在课堂上如坐针毡,在座位上安坐不到2分钟,便会因注意力分散而躁动不安、起身走动,课堂常规对他而言,犹如天方夜谭,除此之外安安还存在情绪波动大、指令执行困难等问题。“影子老师”在督导的支持下通过“阶梯式目标分解法”,结合视觉提示、正向强化等策略,逐步延长其专注时长。
经过系统干预与支持,如今的安安不仅能全程参与课堂,更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全班一等奖荣誉。家长动情表示:“孩子不仅能在普校待下去,还能取得班级第一名的成绩,这是过去不敢想象的改变。”
“影子老师”让万千家庭重拾对未来的信心
郑老师告诉记者,“影子老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学科教师,而是孩子们的“贴身伙伴”。课堂上,他们巧妙运用视觉提示、肢体辅助等手段,帮助孩子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理解复杂的知识内容;课间休息时,“影子老师”又积极引导孩子参与集体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方式,逐步打破孩子内心的社交壁垒。
“影子老师”背后有市星晨康复中心强大的督导团队支持,与督导保持着高频次的沟通交流,每周定期召开联合会议,共同探讨孩子的进步与挑战,实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孩子在校园环境中稳步成长。
经过近一年的探索与实践,星晨小学“影子老师”入校支持服务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相信在《“十四五”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的政策引领下,孤独症儿童都能像安安一样成功完成在普通学校常规课堂的适应性过渡。这些转变不仅为特殊儿童群体创造了平等成长空间,更让万千家庭重拾对未来的信心。
黄晓霞表示,未来将继续完善小学“影子老师”入校支持服务体系,为更多孤独症儿童提供优质、专业的支持与帮助,助力他们在融合教育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实现更好融入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