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名家笔下的春天
发布时间: 2025-04-07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高 低

  


  春早放筝 冯 远 作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当春风轻柔地拂过大地,万物便在这温柔的抚摸下渐渐苏醒。那枝头的第一抹嫩绿,像是春天精心点染的色彩;清晨的第一缕暖阳,带着丝丝缕缕的温暖,洒向每一个角落;鸟儿清脆的啼鸣,打破了冬日的寂静,奏响了春的乐章。在这如梦似幻的季节里,我们跟随着名家的笔触,一同探寻春的奥秘。


  叶绍翁笔下的春,宛如一个俏皮的孩童,活泼而生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那枝奋力跃出墙头的红杏,仿若春天派来的勇敢使者,迫不及待地向世人宣告春天的盛大登场。这一抹明艳的红,打破了围墙的禁锢,让人心生喜悦,也不禁让人对那围墙之内、未知的满园春色浮想联翩,那是怎样一个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世界呢?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则宛如一首悠扬的春之乐章,其间萦绕着淡淡的乡愁,又饱含着对未来的殷切期许。一个“绿”字,堪称神来之笔,它不仅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江南大地在春风轻抚下,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更如同一把轻柔的钥匙,开启了每一个游子心中那扇思念故乡的门。在这温柔的春风中,人们仿佛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听到远方亲人的呼唤,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眷恋与牵挂。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细腻入微,宛如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他用灵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充满生机的春日画卷。“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这哪里仅仅是自然万物的苏醒,分明是我们内心深处对新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在悄然觉醒。那些“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花朵,不正是我们心中最纯粹、最美好的梦想与憧憬的具象化吗?它们在春日暖阳下肆意绽放,散发着迷人的芬芳,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与期待。


  春天,还是高鼎笔下那“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如诗田园风光,田野间,青草茁壮成长,黄莺自在飞翔,堤岸边的杨柳在如烟的春色中沉醉,好一幅宁静祥和的春日美景。同时,春天也是郭沫若眼中“春天没有花,人生没有爱,那还成个什么世界”的浪漫告白。春天以她无尽的温柔,轻柔地包裹着每一寸土地,呵护着每一颗心灵,让我们在忙碌喧嚣的尘世之外,寻得一片宁静与美好,在这片净土中,我们的心灵得以栖息,得以滋养。


  汪曾祺写春天,满是生活的烟火气与细腻的温情。在他的笔下,春天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氛围里,院子中悄然绽放的海棠花,不张扬却自有韵味,为平凡日子添上一抹亮色;是田野里野菜疯长,人们挎着竹篮,弯腰采摘时,对春日新鲜滋味的期待,每一根野菜都带着泥土的芬芳与春天的蓬勃生机。


  梁实秋描绘春天,文字间透着闲适与对生活的热爱。他眼中的春天,是清晨推开窗户,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混杂着新翻泥土的气息和淡淡的花香;是午后在庭院躺椅上小坐,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光影,耳边是蜜蜂嗡嗡、鸟儿欢唱,惬意而悠然,让人沉醉在这春日的慵懒时光里。


  春天,是新生,是希望。如名家所写,它像新生的婴儿,充满朝气;像烂漫的少女,活力四射;像坚毅的青年,勇往直前。我们不妨慢下脚步,沉浸在名家笔下的春天,感受新绿、聆听鸟鸣,汲取春的力量,开启生活的崭新篇章。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