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越野赛发临期食品?岂能“一言难尽”了之
发布时间: 2025-04-01 来源: 红网 作者: 陈红

  2025武当山越野赛开赛前夜,不少参赛选手在社交平台发帖吐槽官方发放的参赛包物资简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参赛者交纳数百元报名费,却收到临期食品和简陋参赛包,赛事组织也混乱得像“草台班子”。对此,武当山越野赛组委会工作人员却以“很多事一言难尽,不好说”回应。(3月30日 封面新闻)


  对于组委会发放临期矿泉水和饮料,部分网友表示“交了报名费却发临期食品是在糊弄参赛者”,也有一些网友认为“临期食品仍可食用”“临期又不是过期”。笔者认为,临期食品虽未过期,但是若作为赛事常规标准物资,显然不符合常理。参赛者反映,参赛包里的临期食品并非个别现象,若真如选手所说组委会是在利用赛事“清库存”,则间接暴露出赛事整体运营存在功利化倾向,单方面谋求蝇头小利,选择将利益凌驾于参赛者体验之上,反而将参赛者置于次要地位。


  此外,越野赛风波还暴露出组委会管理失序问题。无论是直至比赛前一晚才公布赛道路书,还是赛道缩水(50KM组的实际距离为42KM),都从侧面印证了组织方在筹备能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不仅如此,据志愿者透露,物资发放为组委会临时通知,如此行径无一不彰显出赛事组织混乱得像“草台班子”。这样敷衍的办赛态度,却打着“国际越野跑协会(ITRA)认证赛事”的旗号,在损害参赛者权益的同时,也在一步步透支公众对地方赛事的信任。


  官方回应模糊凸显责任逃避问题。风波产生后,面对质疑,组委会工作人员回应模糊,以“一言难尽”搪塞,而承办单位官山镇政府也仅表示“已记录问题,随后将有专人反馈”,均未给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这种回避态度,也将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赛事整体服务质量的质疑以及对赛事公信力的质疑。


  近年来,国内体育赛事井喷式发展,类似事件并非孤例,越野赛风波事件再一次给体育赛事行业敲响警钟:别把选手当作可收割的“韭菜”,“一言难尽”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代名词。如此,还需多方共同发力,体育管理部门应建立资质审核制度,对ITRA认证赛事定期复核,根据综合评判条件及时调整认定资质,避免出现“浑水摸鱼”;在赛事申报之初,赛事组委会和主包方就应该严格明确赛事责任的主体,加强各自责任主体认知,避免责任推诿、相互“踢皮球”,也便于出现问题后准确追责;与此同时,体育赛事行业还需引入第三方监督,通过第三方力量,全方位监督赛事筹备、进行、结束阶段,确保赛事安全有序、公开透明的进行。


  “一言难尽”不应该成为回应质疑的托词,唯有将参赛者体验置于商业利益之上,才能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nograb/646947/75/14832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