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引导学生厚植家乡情怀
发布时间: 2025-03-25 来源: 作者: 记者 徐剑萍 通讯员 李海芬



官硕初级中学课题组成员围绕市级课题进行交流探讨。通讯员 摄


  近日,一场以“品味潮汕传统文化,展现家乡独特魅力”为主题的学生作品展示活动在揭东区玉滘镇官硕初级中学举行,部分优秀作品成果还通过该校公众号展播,促进了该校学生家乡情怀的进一步培育。


  近年来,官硕初级中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教研+实践”双轮驱动的文化育人模式,以本土文化反哺语文课堂,践行新课标“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的创新举措,让年青一代在“知乡、爱乡”中厚植乡土情怀,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举办丰富活动,在实践中认识家乡


  认识家乡文化是厚植家乡情怀的根基,是培育情感认同的源泉,更是赓续精神血脉的纽带。为此,官硕初级中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和认识家乡文化,厚植家乡情怀。


  “实践让文化从书本走向生活,学生既是学习者,更是传播者。”据该校语文教研组组长李红霞介绍,在2025年寒假开展的“品味潮汕传统文化,展现家乡独特魅力”的寒假语文实践活动中,该校分年级开展不同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增进对家乡的认识,并成为家乡文化的传播者。据了解,活动中,七年级以书法、手抄报书写楹联文化,同学们以纸为舟,以笔为桨,在墨香中触摸对联的千年智慧,活动共收到硬软笔书法作品40余幅、手抄报10幅;八年级用潮语吟诵经典诗文,同学们以潮音为弦,以诗文为歌,让古老的乡音焕发时代的光彩,录制视频16部;九年级以“家乡的名片之标旗巡游、景星庙会”开展调研,同学们以探究为镜,以文字为灯,在标旗与庙会中寻访文化基因,形成调研报告12份。活动评选优秀作品50余件,部分成果通过学校公众号展播,受到师生、家长广泛关注。


  此外,该校还通过开展讲故事比赛等活动,掀起校园学习家乡先贤的热潮。比如,该校于1月份开展以“潮汕名贤·光耀千古”为主题的活动,以文化人、以史励志,激励学子以先贤为镜,勇担时代使命。活动中,学生们以郑大进、黄旭华、饶宗颐等先贤为原型,用生动的语言再现其家国情怀与奋斗精神。经过激烈角逐,潮语演绎的《世有千年池厝渡》获评一等奖,作品乡音乡情与名贤风骨交织,赢得师生热烈共鸣。


  开展课题研究,增强学生文化认同


  2024年10月,官硕初级中学市级课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潮汕地域文化的实践探究》正式开题。课题主持人李海芬从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出发,聚焦语文课堂与潮汕文化的深度融合,构建“研教共生”的实践路径。揭东区教育局语文教研员陈晓珊高度评价课题的创新性,并提出“以文化浸润课堂、以实践反哺理论”的指导建议。


  开展课题研究,将潮汕方言、民俗、名贤故事等资源转化为教学素材,既破解乡村学校语文教学资源单一化难题,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文化认同,是揭东区官硕初级中学以本土文化反哺语文课堂,推动学生在“知乡、爱乡”中厚植乡土情怀的又一举措。据介绍,自课题开题后,课题组成员于去年12月在八年级开展“潮汕风情·文化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围绕潮汕民俗、建筑、美食等主题,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整理、创意编撰,形成19份文化探究作品。其中,《潮汕厝角头的诗意栖居》《红桃粿:潮汕文化的美食名片》等6篇一等奖作品在学校展栏亮相,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青少年对乡土文化的深刻理解。活动不仅深化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更将课堂延伸至生活,让文化遗产“活”了起来。


  “学校将全力支持课题研究,助力教师在文化传承探究中实现专业成长,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筑牢精神根基,培育文化基因,形成情感共鸣,激发创新活力,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与创新者。”该校校长李秀玲表示,从课堂到乡土,从理论到行动,学校正以扎实的步伐推动潮汕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生根开花。未来,该校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让传统文化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源头活水,为培育有根有魂的时代新人书写更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