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特殊教育学校教育集团全力促进特殊学生成长。通讯员 摄
联合教研活动。通讯员 摄
教育是国之大计,而特殊教育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承载着公平与希望,彰显着温度与包容。为推动全市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2023年4月,我市成立市特殊教育学校教育集团。
该教育集团隶属揭阳市教育局领导,以市特殊教育学校为核心校,各县(市、区)特殊教育学校为成员校,旨在构建管理互通、师资互派、研训互动、课程共建、教学共享、文化共融的办学管理新模式,缩小区域、校际间的办学差距,全面提升全市特殊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两年来,教育集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特殊教育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特殊学生点亮希望之光。
校际协作,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为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提升教育质量,集团统筹安排校际交流,拓展思路,两年来,各成员学校加强双向、多向交流学习,协作交流日益紧密,显著提升了集团整体办学水平。
揭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作为成员校之一,积极借助集团平台,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与短板。2024年,该校组织26人次教师前往集团兄弟学校学习交流、跟岗。教师们深入学习学校日常管理、课程设置、听课评课、学生活动策划等内容,将先进经验带回学校。该校进而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改革,确定“分块管理、块线结合”的原则,将管理工作划分为办公室、教务处、后勤处、政教处四大版块,围绕教育教学工作主线,明确岗位职责,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构建分级管理体系,推进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学校还计划进一步深化规范管理,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运用信息化、AI智能等现代化工具,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力度,为特殊儿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推动县域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校际间的协作交流,促进了各地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市特殊教育学校落实“千人万场”省市县名师送教下乡活动的工作要求,2024年组织教师分别到揭东、揭西、惠来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送教活动;惠来县特殊教育学校积极参与集团组织的交流学习活动,并主动组织教师参加校外专业培训,内容涉及特殊教育前沿理论、最新康复技术、特殊教育信息化应用等多个领域,更新教师知识技能;普宁市特殊教育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到汕头市聋哑学校、汕头市潮南区特殊教育学校、汕头市潮阳区培智学校开展教学交流与课题推广活动。通过资源共享、经验交流,各成员校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缩小了校际间的差距,推动了全市特殊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教研融合,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教研活动是教育集团发展的重要支撑。市特殊教育学校教育集团成立以来,积极整合各学校教研力量,开展了丰富的联合教研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集团内教研交流活动11次,组织省内校际交流学习15次,举办集团特色教学展示2次,省教研院及先进地区特教学校到集团开展教研帮扶活动4次。
集团各校常态化举行公开课,同时,集团举办和承办了多场大型教研专题活动,如“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粤东西北(揭阳)教研帮扶活动”“全市特殊教育学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等。通过公开课、观摩课、同课异构、听课评课等活动,让教师们在交流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集团各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惠来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江琴琴对此深有感触。2017年加入惠来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她,初入岗位便面临诸多挑战。特殊教育的复杂性,要求每一堂课都要精心设计。而集团举办的教研交流活动、公开课观摩与评课活动,成为她教学技能提升的重要助力。通过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她的课堂教学愈发成熟,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她的课程《乌鸦喝水》入选2024年全国基础教育部级精品课程。
揭东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封发丽同样受益于集团的教研活动。集团的跨校帮扶机制与系统化教研活动,让她在教学中不断成长。常态化公开课观摩让她领悟到特殊教育教学艺术的精髓,主题教研活动则聚焦前沿,拓宽了她的教学思路。在《我会刷牙》精品课研发过程中,集团专家团队通过“一课多研”专项指导,帮助她基于特殊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将抽象生活技能解构为可视化教学链。该课程最终入选了2024年全国基础教育部级精品课程,封发丽老师表示,这不仅是对她个人专业成长的肯定,更是集团教研融合成果的体现。
特色育人,促进特殊学生全面发展在特色育人理念的引领下,过去两年,集团全力促进特殊学生成长发展,集团化办学模式成效显著。各成员学校依托集团平台,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深入剖析特殊学生特点,打造出一系列独具匠心的育人模式,为特殊学生的成长筑牢根基,开辟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普宁市特殊教育学校以文化育人见长,常态化举行师生文艺汇演,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的《潮汕工夫茶》课题研究,将潮汕工夫茶文化与特殊教育有机结合。在课程中,学生不仅能了解和传承地方文化,还能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大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该课题多次代表学校和集团参加对外交流,深受好评。集团各校也多次组织观摩学习,为特殊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成功范例。
榕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借助集团化办学模式,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针对有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特殊学生,学校打造了“艺术平绪·重塑行为”的艺术育人模式。小宇同学便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曾经,小宇时常毫无征兆地大声哭闹,对老师的安抚和指令不理不睬。学校借助集团教育资源,组建专业团队为他量身定制艺术康复训练课程。通过引导小宇聆听音乐,用旋律、节奏和音色调节情绪,小宇逐渐发生了转变。如今,他不仅情绪稳定,还能积极配合教学,在艺术的滋养下实现了自我成长。
两年来,揭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育集团在党建引领下成果丰硕,校际协作、特色育人亮点频出。展望2025,集团将深化改革,以“教学—技术—康复”三维联动为抓手,强化校际合作,加大教研创新,打造多元育人模式,加强社会合作。以更开放、精准、包容的教育生态,为特殊学生点亮成长之路,书写揭阳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