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的人喜欢喝粥,认为粥类非常适合养生。然而,事实是,粥对糖尿病患者不友好,“得了糖尿病就千万不要喝粥了”。那么,糖尿病患者就真的一点粥都不能喝了吗?普宁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的医生为你解答。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脾瘅”“消渴”证
医生介绍,关于糖尿病,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文献记载。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黄帝内经》中说“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意思是肥甘厚味的食物吃多了,就可导致脾胃积热,出现中医所说的“脾瘅”“消渴”等证,即类似于现在所说的糖尿病。糖尿病本是老年性疾病,但是现在由于营养过剩、饮食不节等原因,患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
糖尿病最主要的特点是“三多一少”,即尿多、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体重减轻是由于组织失水以及组织的脂肪和蛋白质分解。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于新陈代谢的疾病,是胰岛素缺少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所致。由于糖不能被本身利用而滞留血中,血糖升高之后,糖由肾排出,而发生糖尿,另外还可伴有疲乏、倦怠以及各种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喝粥有讲究
医生表示,“得了糖尿病就千万不要喝粥了”的说法是有道理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喝白粥,这是因为喝白粥后血糖会快速上升,胰岛素水平迅速升高,而白粥消化速度快,导致血糖水平又很快下降,人又重归饥饿,一旦感到饥饿,又想吃东西,这对控制血糖非常不利。除了白米粥,其他粥类如皮蛋瘦肉粥、生滚鱼片粥、青菜猪肝粥、砂锅粥等,都是白米做的,升糖作用也非常明显,都不建议食用。不过,在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可以喝其他一些粥类,但是熬粥的原材料一定要有所选择。下面介绍几款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粥,供大家参考:
冬瓜薏米粥 冬瓜1块,薏米40克,生姜3片,葱花、盐各少许。将薏米洗净,用清水浸泡至发软;冬瓜去皮,切块。锅里加适量冷水,放入薏米、姜片,大火烧开,改小火煮20分钟后加入冬瓜块,再煮10分钟,调入盐、葱花即可。
薏米是食药两用之品,有补肺健脾、利尿祛湿的作用,其中的薏苡仁多糖能抑制肝糖原分解等,有一定降糖功效,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冬瓜能养胃生津、清降胃火,含钠量低、含钾高,还含有维生素C,有利尿、降低血糖的作用。这道粥味道清淡,不会造成血糖负担,很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玉米须黑豆粥 玉米须50克,黑豆25克。将玉米须洗净,煮半个小时,去须留汁。用其汁液煮黑豆,待豆烂粥成即可。
玉米须虽普通,却是一味良药,它性味甘而平,能利尿消肿、平肝利胆,有宽中健胃、利水的功效,能将体内糖毒随尿液排出体外,现代科学证明玉米须发酵剂对实验动物糖尿病有明显降血糖作用,对糖尿性高血压也有改善作用。黑豆更是好东西,在多部医学古籍里,治疗消渴都用到黑豆,且黑豆血糖生成指数很低,所以用黑豆、玉米须熬煮的粥很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葛根粥 葛根25克,红豆40克,生姜4片,粳米100克。葛根用水煎汤,去渣取汁。粳米洗净,加葛根汁及适量清水煮粥即可。
消渴症主要是火燥生渴,中医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治疗原则。葛根味甘、辛、性平、无毒,主治消渴、大热,能清散阳气、清热解毒、激扬正气,使津液布行,抑制口渴。这道粥的味道有些苦,可以适当配以木糖醇调味。
相关链接
糖尿病患者要避免激烈运动
普宁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的医生提醒,糖尿病除饮食调理外,还要配合运动。
《诸病源候论》提出,消渴患者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说明适当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这一点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不过,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要适当,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以“藏”为主,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消耗肾精。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有氧运动,以达到活动筋骨、运行气血的目的。
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白天,尤其是下午三四点钟,此时阳气相对较盛,气温也较为适宜。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否则反会使病情加重。
陈燕玲 黄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