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白塔镇新村村坚持党建引领,对标对表“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创建标准,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导向,在人居环境整治、绿美乡村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上重点发力,奋楫“百千万工程”,建设文明和美家园。
走进新村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屋,房前朱瑾花、桂花绚烂盛放,苗圃里的蔬菜、绿植长势喜人,枝头上瓜果飘香……孩童们正在文化广场上自由自在地奔跑、嬉戏,与旁边的文化长廊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乡村画卷。随着该村人居环境大变样和“四小园”的持续打造,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不断提升。村民张金文告诉记者:“自从我们村打造了‘四小园’,环境变好了,村民都感到十分满意、舒心。”
去年以来,新村村紧紧抓住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大机遇,因地制宜改造村容村貌,持之以恒培育文明乡风,让“百千万工程”在这片土地上造福于民。新村村充分利用空闲土地,结合群众所需所盼,不断拓展绿色空间,通过利用规划绿地、边角地、闲置空地,“见缝插绿”“见缝种花”,推进一批“四小园”建设。阶段来,全村已打造“四小园”41 个,形成家家一景点,全村大花园的美丽图景。如今,“四小园”分布于村头巷尾、田间路边,成为装点村庄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曾经的荒废空间成为房前屋后精致的“四小园”,曾经的臭水河涌变成水清岸绿的新图景。如今,在新村村,“开窗见绿、推门见景”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走进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只见老人们正在演奏潮州音乐,他们精神饱满、激情高昂,扬琴、二弦、椰胡、琵琶等乐器依律而奏,器乐和鸣,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老年人的良好精神风貌。村民张汉忠说:“我们一般每周六会举办一次演奏,少的时候有七八个人参加,多的时候有十几人,成员从60多岁到80多岁,大家都老有所乐,非常开心。”据了解,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新村村因地制宜,用好文明实践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更多村民主动参与其中,让文明乡风处处荡漾。这样的幸福图景,有力地诠释了和美乡村的丰富内涵。
此外,新村村还加强项目建设,筑牢环境整治基础。投入资金500万元推动“四网同治”示范村建设项目,对村主干道玉广路(新村段)铺设沥青,在此基础上积极动员乡亲出资40多万元,为村委会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长约400米的路面铺设沥青,方便村民日常出行;投入100多万元实施文化公园提升改造二期工程。该村还积极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途径,启动厂房仓库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200万元,建设厂房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建成后每年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至10万元。
“接下来,新村村将坚持党建引领,以区委提出的‘项目为王、挂图作战’做好村庄规划,用好‘二块’地,对标对表典型村培育标准,不断优化发展规划,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为导向,在人居环境整治、绿美乡村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联建房建设上重点发力,全力推进新村村‘百千万工程’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新村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旭芳告诉记者,该村将继续创新举措,党群合力加快补齐发展短板,不断将“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把新村村建设成为党建强、服务优、产业旺、乡村美、百姓富的“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