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陈作宏:用半生心血整理揭阳历史文化典籍
发布时间: 2025-03-06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记者 林锐磊

人物速写:


  陈作宏,男,汕头人,1942年生,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剧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揭阳市政协文史研究专员、揭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1970年6月起在揭阳长期从事文化工作,曾任县、市文化局长、市政协文史学习专委会主任。2003年底在市政协常委兼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任上退休。主编并出版有《揭阳剧作选》《揭阳县文化志》《古今揭阳吟》和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许元雄诗文手稿《啬园藏稿》等书籍,编订校点出版有明崇祯揭阳县令张明弼的善本古籍《榕城二集》等作品。著有小潮剧《中秋泪》《牛婶求医》及个人文集《半页斋集》(稿本)。合著有历史潮剧《丁日昌》、现代潮剧《烽火揭阳》和古装潮剧《少年林大钦》。


陈作宏在主持“古籍里的揭阳”文化沙龙活动首讲。通讯员 摄


  老骥识途,志在地方文史


  有一位八旬老人叫陈作宏,他献身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为弘扬揭阳历史文化花了大半生心血。2003年退休后,22年来他在揭阳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方面硕果累累。


  “揭阳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长期工作、生活,早就把根深深扎在榕江河畔。”回忆过往,陈作宏感触良多。1970年6月起,陈作宏在揭阳从事文化工作,他发现许多很有价值的历史人文资料未被地方史志所收录,也很少有人去搜集、挖掘、整理,内心深感可惜。于是,陈作宏在工作之余,开始留心搜集、挖掘、整理地方历史文献,积累了许多文献资料。


  2003年退休后,陈作宏认真自学电脑,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揭阳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之中。50余万字的《古今揭阳吟》,是陈作宏主编出版的大部头书籍。这部书选编唐代以来历代揭阳籍(含普宁、惠来、揭西)诗人的诗作以及外地诗人的涉揭吟咏共5000余首,是一部揭阳市地方性诗歌总集,填补了揭阳在此方面的空白。


  另外,明崇祯揭阳县令张明弼撰著并刊刻于揭阳的善本诗文别集《榕城二集》,也是陈作宏退休后编订校点的大部头书籍,约30万字。原汕头大学党委书记黄赞发,中山大学历史系67届毕业生,是陈作宏的老同学,他为《榕城二集》作序,其中如此写道:“这是他花了整整3年心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一部学术力作。这部刻于崇祯末年的明善本书,对研究张明弼生平思想、文学成就,并以之研究明代潮汕乃至岭南历史文化,都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而其)二万四千多字的论文《论张明弼及其〈榕城二集〉》,更从外籍履潮为宦者涉揭乃至涉潮撰著的新角度探讨潮汕历史文化,为地方文史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


  日暮青山,“拾薪”为照后人


  “陈作宏是一个值得敬重的揭阳文化界前辈,他整理出版了不少优秀的书籍。此外,他还积极传播地方文化,向年轻人讲述揭阳的历史和杰出人物。近日,2024年南国书香节优秀文化活动名单公布,‘古籍里的揭阳’文化沙龙活动榜上有名,陈作宏就是文化沙龙活动的倡导者和首讲者。不管是为人还是治学,他都值得很多人学习。”揭阳广雅书院理事长郑永东如是说。


  据了解,近年来,陈作宏还积极参与一些志书的修编、文化部门展陈等活动的审读把关工作,继续发挥余热。如今,地方历史文献搜集和研究已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23年9月,他被聘请为揭阳市政协文史研究专员。


  陈作宏退休后花了4年多的时间和心血,为揭阳玉湖籍已故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民革中央原候补委员许元雄先生65万字的手稿《啬园藏稿》进行整理、主编并出版成书。采访中,陈作宏拿起《啬园藏稿》一书介绍道:“这部书是已故老一辈爱国民主人士许元雄先生生前撰著的诗文别集,记录了他忧国忧民,积极参加抗日战争,热爱祖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参加祖国建设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几十万字、字小如豆的手稿如不及时加以整理出版,将会湮没于时光的长河之中,那将是难以弥补的遗憾。”


  搞文献研究是一项枯燥、乏味、花精力、贴钱的事情,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还要有一腔情怀。只有热爱能抵岁月漫长。陈作宏说:“如今,我想趁自己还能跑、能写、能思考,在有生之年里,把多年积累的资料进一步整理‘消化’,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