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连续5年稳居全国第一 粤籍机器人为何能一路“狂飙”?
发布时间: 2025-02-05 来源: 金羊网 作者:

  过去一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超24万台(套),连续5年稳居全国第一


  蛇年央视春晚《秧BOT》节目一开场就燃爆全场,一群穿着花棉袄的人形机器人扭起了秧歌,转起了手绢;春节前,一个身高170厘米、重约55公斤的人形机器人,迈着轻盈自如的步伐,在深圳街头行走,被网友称为“走路最像人的机器人”;大年初二,游客穿戴着来自“广东造”外骨骼机器人轻松登顶“五岳之首”泰山……


  科幻电影里的机器人正在照进现实世界:远到矿山里的智能机械臂、发电站里的巡逻机器人,近到酒店里的外卖机器人、政务办事大厅的智能问答机器人,拥有“十八般武艺”的机器人在快速飞入千行百业,融入铺砖、扫地、洗墙、做饭、插秧、采摘水果、质检等各种场景。


  机器人行业的“新新”向荣,是广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广东2020年便谋篇布局,绘制了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的发展“路线图”,过去一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超24万台(套)、增长31.2%,占全国的44%,连续5年稳居全国第一,并组建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广东省机器人创新中心……


  在“敢为天下先”的南粤大地上,机器人赛道能一路“狂飙”,正是永葆着“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


  “创风口” 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


  在被称为人形机器人商用元年的2024年,“粤字号”机器人有哪些高光时刻?


  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进入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总装车间进行实地“培训”,人形机器人“独角兽”智元机器人开启通用机器人商用量产,广汽集团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这些人形机器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广东“户籍”。


  “进厂打工”好像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第一环。


  “进厂实训,意味着人形机器人走出实验室,来到真实的汽车制造环境中,通过收集流水线上的场景数据,了解企业生产需求,完成自我迭代升级,为正式‘上岗’做准备。”优必选科技副总裁、研究院执行院长焦继超在去年年初Walker S进厂时说。


  继在安徽合肥蔚来工厂总装车间实训之后,优必选的工业人形机器人又陆续进入东风柳汽、吉利汽车、领克汽车、极氪汽车、比亚迪、富士康等工厂。当极氪智慧工厂迎来了第40万辆汽车下线,正在极氪智慧工厂实训的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参与和见证了这一刻。


  这边,崭露头角的Walker S1在工厂舞台上分拣、搬运;那边,一批“深圳籍”机器人企业正在竞逐“打工”潮。春节前在深圳街头漫步的人形机器人,就是来自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市场营销负责人姚淇元称,之前机器人在街上行走,是在做“多地形长距离的稳定性测试”,没想到意外爆火。


  “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约38%的供应链企业在中国,而中国约57%的供应链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广州里工实业公司总裁李卫铳说,去年8月,里工实业发布了国内首款协作机器人厂商制造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里工D1”,“里工D1”的每只腿有5个自由度,手臂有8个自由度。


  “里工D1”这款机器人,是里工实业人形机器人项目正式立项后不到半年取得的成果。“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有很多的共同点,像是控制系统、控制电机、零部件等,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也有10年的积累。”里工实业研发部经理李卫燊告诉记者,“里工D1”今年要进厂“拧螺丝”了。


  “刚出来的时候,它只能算是个小宝宝,什么都不会。就像你要教一个小婴儿走路,从先牵着手走到慢慢放手,我们就这样教会了它对话、双手执行作业。”李卫燊解释说,通过一步一步去试错,人形机器人就会得到一个执行策略,有了策略就好像有了“灵魂”,甚至能通过深度学习来自行优化。


  “闯世界” “广东造”机器人冲出海


  如果说,潮起潮涌的人形机器人还是“小婴儿”,各式的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船等,算得上是久经“沙场”试炼、习得了“十八般武艺”的“老大哥”。“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国产机器人海外崛起”这类话题,也见证了广东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路上的全球竞争力。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广东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产业规模、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广东省机器人协会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原院长闵华清称,目前在机器人设计、研发、系统集成、推广应用等全产业链均部署有相关科研机构,机器人整体研发创新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出海”是“粤字号”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的一个缩影。


  “2016年刚起步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也不接受(植保)无人机,当时这边的一个种植大户,有点管不过来,就用无人机作业了20亩地,后面效果不错,口口相传打开市场。”极飞无人机“飞手”刘广镇告诉记者,打开局面后,团队在2017年作业了1万多亩次,2018年翻了一番,2019年又翻了一番,现在每年作业超过10万亩次。


  极飞科技的无人机也飞向了世界。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列出一组“出海”里程碑数据:去年1月,极飞科技获得了英国政府的许可,成为唯一合法在英国进行植保喷洒作业的无人机;去年9月,极飞科技的2024款P150与P60农业无人机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豁免许可,在美国可以合法飞行。


  “外墙清洗是一项高危的工作,安全事故频发,用机器人替代传统蜘蛛人是最优的解决方式。”凌度智能公司董事长张志忠告诉记者,他们研发了替代高空清洗人员的幕墙清洗机器人,在不断参与展会、比赛之后,打开了海外市场的业务,进入科威特、巴林、沙特阿拉伯、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迪拜等国家和地区。


  去年,在世界最大的工业博览会上,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拿到了最大的工业机器人馆17号馆的一个展位,磁导航和惯性导航两款无人搬运车产品不久之后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奖;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深圳企业汉阳科技展出的Yarbo全能庭院机器人,能除雪、割草、巡逻,大放异彩……


  在珠海,云洲智能陆续推出全球第一艘环境监测无人船、中国第一艘海洋调查无人艇、中国首艘导弹无人艇、安防救援无人艇、自主航行货船等自主研发产品;在广州,文远知行的无人驾驶货车可进行24小时的载货测试,中国首个7×24全天时的自动驾驶货运车载货测试……


  回溯十几年前,国外鲜少能见到“广东造”机器人;如今,“广东造”机器人的身影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在一路高歌的“出海潮”背后,是广东在机器人领域的实力和底气:库卡、大族、明珞、优必选、寒武纪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广州瑞松、广州数控、华数机器人、里工实业等一批本土“新秀”。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许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