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系列报道|传承:300多年槌声不辍薪火不息
发布时间: 2025-01-20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记者 蔡烨华

“到揭阳 看英歌 过大年”系列报道①


  激越的槌声,奏响澎湃的乐章;生猛的舞姿,舞动时代的风采……春节未至,英歌舞已经强劲造势,率先将年味氛围拉满:普宁南山宽敞的英歌传承基地里、泥沟村广阔的大埕上,全情投入训练的英歌少年们,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示着英歌舞蓬勃朝气与薪火相传。英歌舞者手持双槌快速翻转叩击,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腾跃起舞,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响彻四方,惹得观众心潮澎湃。


  集舞蹈艺术、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的普宁英歌,具有鲜明的阳刚英武之气,表演场面恢宏、阵势多样、套路多变、声震寰宇,气势磅礴,承载着扬正压邪、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景,更展现了潮汕人的豪迈热情以及不屈不挠、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2006年,英歌(普宁英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更是被冠以“中华战舞”之名火爆出圈,在世界各地刮起一阵又一阵英歌旋风。


  “传承离不开人,没有人,何谈传承发展?必须打破思维枷锁,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学习英歌。”在普宁南山英歌传承基地,普宁英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来发望着基地里正在训练的少年们,心生欣慰。他告诉记者,以前英歌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祖训。在陈来发的努力下,英歌舞被列入南山小学第二课堂兴趣活动必选内容,由陈来发组织培训少儿英歌队,以“师带徒”“以老带新”形式,培养英歌苗子,目前爆火的英歌苗子“小时迁”(陈楷铭)就是其中一员。而新建立起来的普宁南山英歌传承基地更是打破了招人的传统,不分男女,不分内外,广纳新徒,首批就吸引了300多名青少年前来报名学习。


  “后继有人,才能发扬光大!”陈来发的话道出了英歌非遗传承人共同的心声。多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的英歌非遗传承人的不懈努力,才推动着英歌舞槌声不辍、薪火相传。如今年过八旬的英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伯琪在传承这方面很早就迈出了大胆的步伐:他走进其他村寨及学校、军营等地传播英歌舞,建立起了“女子英歌队”和“少年英歌队”。 2004年7月,他带领的泥沟少年英歌队参加广东省第六届少儿艺术花会暨CIOFF第三届亚洲儿童民间艺术节比赛,荣获金奖;同年,到北京参加活动,引起广泛关注。近些年来,随着英歌舞的火爆,其传承工作也随之迎来“高光时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英歌队伍,全市各地的英歌队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为英歌舞传承注入新鲜血液与蓬勃活力。


  近年来,我市除了打破英歌舞传承囿规,还从动作编排、服饰道具、内容形式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既保留了英歌原有的阳刚之美,又增添了现代观赏性的艺术魅力。


  300多年来,在一代又一代英歌人的不懈努力和匠心传承中,英歌舞以矫健的步伐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铿然前行,从广场走向了舞台,从乡村舞向了世界,让越来越多的人领略到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魅力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