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及 (1910~1984), 原名英杰,后改名邱及、丘及,字仲推,自署南离子。揭阳人。先后就读于上海昌明艺术专科学校和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系。1933年毕业后回揭任教。后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被捕入狱。出狱后流亡泰国,任华校校长。抗日战争期间,奔走于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参加救国活动。抗战胜利后,担任泰国华文报《真话报》社长。1949年回国,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司长,北京语言学院副院长、顾问等,为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邱氏能书善印,以国画见长,擅花鸟虫鱼,笔墨朴厚秀润,寓意深远。有《红尘集》《仲推画集》《南离子邱及》等。
丘及,一位爱国诗书画家,著名侨务活动家。他爱国爱乡、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对于弘扬潮汕文艺,擦亮揭阳“国画之乡”艺术品牌在当代有着深远的意义。
丘及早年从事革命工作时,使用名字“邱及”,新中国成立后也一直用这个名字。晚年离休后,则多用“邱及”,书画落款均署“丘及”
艺术风格清新高雅
擅画菊喜绘紫藤
丘及昔年曾师从岭东名画家孙裴谷,后又赴上海昌明艺专、上海美专深造,得诸闻韵、吴东迈、谢公展、王个簃等名师教益,深得海派真传。他有深厚艺术功底、学养全面,且阅历广博,形成清新高雅的艺术风格。
他一生喜画菊、擅画菊,其画菊佳作,或水墨淋漓,或五彩缤纷,偶见其插上三、五篱笆,或加上枝头小鸟更是神情毕现,呼之欲出。海派名家吴东迈题其佳作道:“英杰仁弟画菊秀润可餐,沧然有古致。”诸闻韵则题:“任他雨打与风吹,骨性依然在。”均对其艺术给予高度评价。
他还特别喜欢画紫藤,其紫藤以草篆入画,用中锋,用笔如坠石枯藤,笔道的轻重、徐疾、起伏、抑扬、顿挫,具有节奏感,深得吴昌硕神韵,诸闻韵观其紫藤佳作之后喜题:“紫云浮玉拂天风,英杰作画落笔成趣,读竞题识。”
继承、发扬国画传统
诗书画言志抒怀
品读丘及的题菊诗句,可从中理解其借景抒乡愁:“白云苍狗去悠悠,不尽乡愁月一钩。啁唧枝头陶梦远,金香扑鼻醉清秋。”他的创作源于生活,有感祖国的发展变化,挥毫泼墨作《春风杨柳图》。画面前景,群莺欢欣雀跃,中景三五柳枝迎风飞舞,苍翠欲滴;远景波光粼粼,浮光跃金,好一派大好春光,丘老并题:“乌云吹散兮日曈曈,万物滋生兮竞向荣。黄莺喈喈兮抒积郁,杨柳飘飘兮舞春风。”20世纪80年代初,丘老春日畅游北海公园之后,又创作“金鱼紫藤”一帧,画面上紫雪如云,一片祥瑞之气。古藤穿插如龙蛇飞舞,群鱼翩翩,若沉若浮,色彩对比强烈,清新可爱,并题诗曰:“北海朱门十载封,珠光鱼影久无踪。如今浩荡春风好,紫玉金鱼相映红。”他以诗书画言志抒怀,在逆境坚持真理、大义凛然,其创作《苍松图》并题诗自勉:“风吹雨打自岿然,雪冻霜欺骨愈坚。羊角蚍蜉空自叹,虬龙飞舞赤云天。”
丘及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国画传统,既体现厚实的传统技法,又展现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作品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相映成趣,韵味隽远,堪为后学楷模。
丘及不仅是一位诗人、画家,长期以来,他肩负侨务事业和教育事业,并为之付出辛勤的劳动。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优良作风,是后辈学习的榜样。
秋庭天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