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掌上时代,人们喜欢刷微信、发朋友圈。很多人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会马上打开微信,看看微信里有什么信息,并通过转发、点赞、评论等形式参与其中。朋友圈之“圈”,真可谓“网罗大千包罗万象”,在众生百态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不少粗鄙和低俗的“爆料”、信口开河的“八卦”,来路不明的购物、游戏链接或小程序,既有一言不合、观点相悖,就污言秽语地“大打出手”;也有随心所欲地推销、炫富、拉选票、帮砍价;不负责任地吹捧无厘头的保健知识和养生产品;甚至还有哗众取宠地编造低俗下流段子,兴高采烈地“晒车祸”,盲目转发各种绯闻、谎言、歪曲事实的信息,把朋友圈搅得乌烟瘴气。多少人感叹明枪暗箭,防不胜防。
朋友圈是个虚拟社交圈,是熟人间沟通感情、增强联系的重要渠道,亲朋好友有个事情互相帮帮忙本是朋友情分,但若利用朋友关系搞人情绑架,让友情变成负担,甚至衍生出强买强卖、权钱交易,性质就变了。卖东西,就不能圈粉儿之后卖假冒伪劣“杀熟”,那样别人还会再买吗?用钓鱼式营销手段搜集他人个人信息,损失的不只是信誉,甚至可能违反相关法律。 微信朋友圈既不是“道德飞地”,更不是“法外之地”,一旦因为自己的不当言行对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侵害,一样会面临道义谴责和法律追责。
微信是一个快捷的公共信息交流平台,它不是一个法外之地,更不是谁的自家言论自留地。在朋友圈发布消息、转载言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素质面貌,我们应该将朋友圈打造成传播文明的新阵地。“朋友圈”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有责任发挥出“空气净化器”的作用,应该好好地使用它、爱护它,使它在正能量的轨道上运行,真正成为给人们饭后茶余带来精神愉悦和情感快乐的一片净土。让“朋友圈”成为“文明圈”,不仅需要微友们加强自律、谨言慎行,更需要各方堵塞漏洞、加强监管,使微信群安全、文明、有序运行,这样的“朋友圈”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