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成为培育优秀校长的“孵化器”
发布时间: 2025-01-10 来源: 作者: 洪炯珊

  举行外出学习交流和诊断送教共11期,开展集中研修11场次,开展专题讲座23场,走访调研26所学校……揭阳市中小学名校长陈爱群工作室成立3年来,秉持“共研共赢、创新发展”理念,扎实开展在岗研修、交流实践、合作探讨、成果展示、帮扶送教等工作,提升工作室成员学校管理能力,为培养优秀校长贡献工作室力量。


  以“研”为首,强化内功


  为促进工作室的建设与发展,探索学校高品质发展的新模式,更好地培养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增强工作室学员之间的交流、联动,陈爱群工作室采取“集中研修+分散研修”“线下研修+线上研修”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提升素质、强化队伍,让工作室成为优质学校管理者的“孵化器”。


  据统计,3年来,工作室共举办11期学员集中研修活动,先后开展专家名师专业讲座23场。同时,工作室主持人、榕城区梅云华侨中学校长陈爱群也结合自身实际,开设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校长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做快乐老师,引领快乐学生,成就高品质教育》等多个专题讲座,开阔了学员工作视野,更新了教育理念,拓宽了工作思路。学员通过研修,学习了新时代教育发展改革中关于促进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成才的策略,也领略了各地各校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真正做到了在研修中取治校之经,在交流中悟治学之道。工作室还先后组织学员到揭阳第二中学、惠来县溪西中学、东莞石龙第二中学、东莞石龙第三中学、潮州城西中学等学校开展“学习共同体”交流活动,和各地各兄弟学校一起探索学校高品质发展的模式。


  为加强工作室建设,提升工作室的影响力,激发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工作室还组织开展了线上研修活动,充分利用微信群、腾讯会议等多元化形式,拓展直播资源、创新主题研讨交流模式,更好地推动教研活动的开展,让工作室的学员都能学有所成,促进学员们的专业进步。


  陈爱群工作室在扎实开展市级课题《城乡结合部初级中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的同时,主持人和成员还积极撰写经验文章,据统计,工作室学员共撰写心得体会近百篇,有效地锻炼和提升学员的学术水平。主持人陈爱群撰写《笃学励志,尚礼立德——“尚礼教育”的乡村品质校园建设实践》《强化课堂多媒体管理,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浅谈英语时态架构与数轴相结合的时态有效教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等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学员陈少鑫所撰写的论文《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获得《教育考试与评价》杂志优秀论文一等奖;学员孙伟丰的论文《浅谈高品质班集体构建的几个要素》在《教学与研究》发表,并被授予国家级优秀论文一等奖。


  精准帮扶,专业成长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室成员校之间结对互助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校间均衡、和谐发展,本着共享资源、共同提高的双赢局面,工作室组织开展学员学校入校诊断工作。为使工作更有实效性,陈爱群开设《学校诊断的要求》主题讲座,对学员进行全面培训,每次下校诊断要求形成诊断报告,在形成诊断报告中提升学员的全面管理素质和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3年来,工作室顺利完成了计划中的各项任务,共走访26所学校,其中下校诊断调研14所学校,外出学习12所学校。陈爱群也于2023年7月9日受邀作为“揭阳校长队伍建设学习交流”报告会(第七期)嘉宾,为全市初中骨干校长作《笃学励志,尚礼立德》主题报告,获得与会骨干校长一致好评,充分发挥了名校长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3年来,陈爱群工作室成员在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理念等方面都取得很大的锻炼提升。例如,工作室成员、榕城区凤潮小学校长陈少鑫践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创新学生培养模式,以课后服务为抓手举办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极大优化学校管理,形成了良好校风、学风、教风,使一个原纪律较差的薄弱学校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机活力。工作室成员、揭阳第二实验中学主任孙伟丰办学思想和专业创新能力均有质的飞跃,他申报省级课题《英歌舞进校园实践案例研究》并担任主持人,参与省级重点课题《教师专业发展“一校一本”的特色模式构建及推广》《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全科阅读开发与实践研究》,极大引领所在学校教育科研氛围。


  “立”帆起航,路在前方。主持人陈爱群始终带领工作室全体成员,真正践行“做一个有温度的教育人”的人生信念和理想,致力于建设高品质学校,努力推动我市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陈爱群工作室开展丰富的研修活动。通讯员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