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骑车保暖五花八门,挡住寒风招来隐患
发布时间: 2025-01-08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记者 潘彬彬

  随着冬季的到来,寒风凛冽,气温下降,不少骑行摩托车、电动车外出的市民也都“全副武装”起来,不仅戴上了手套、围巾、帽子等保暖物品,就连电动车、摩托车也都添置了不少保暖装备,如车把套、挡风被、透明挡风板等。然而,这些看似能带来温暖的“御寒神器”,却潜藏着不小的交通安全隐患,甚至会威胁到骑行者的生命安全。


  现  象  市民骑行御寒保暖花样多


  连日来,记者走马市区各大主干道,看到面对寒冷天气的“魔法袭击”, 不少骑着电动车、摩托车的市民纷纷为自己的爱车配上各式各样的“御寒神器”,有的“披挂上阵”,给车辆套上又厚又长的挡风被,俨然盖着一床被子,包裹着整个身体;有的在车辆上加装了透明挡风板,将其和车架紧紧“焊”在了一起;有的给车辆把手套上了各种颜色的车把保暖手套;还有的选择“反穿衣”的骑行方式,将双臂直接伸进厚厚的外套衣袖里,更有甚者,为了给头部保暖,选择戴上保暖帽子而不佩戴安全头盔。


  采访中,不少骑车市民表示冬天骑行摩托车和电动车,寒风刺骨,不仅刮得手疼脸疼的,连膝盖也都会被冻得受不了,因此他们选择给车子装上挡风被,可以从头到脚给身体挡风保暖,让冬天骑行不那么辛苦。不过,也有市民反映,给“摩电”装上“御寒神器”后,虽然可以抵挡寒风,但是也感觉增加了骑行难度,风大的时候车辆会摇摇晃晃的,稳定性变差了,因此骑行过程中他们会更加小心翼翼,选择慢速行驶。


  对此,记者专门骑上一辆披上包裹全身型挡风被的电动车,在人流量较少的道路上行驶了一段距离,发现挡风被虽然保暖方便,但是在行驶过程中记者进行转弯、拧油门、刹车的手感没有平时灵活,甚至有些阻碍手部操作,且过长的挡风被也会阻碍双腿行动,如遇到意外情况,双腿无法及时抽离撑地,安全隐患颇大。


  提醒  摩电“御寒神器”危险重重


  事实上,因加装车辆“御寒神器”而诱发交通意外在全国多地均有发生,这也给我们敲响了交通安全警钟。对此,我市交警部门提醒,骑车御寒要以不影响安全骑行为前提,做到御寒有“术”,市面上各类“御寒神器”虽起到了一定的保暖效果,但是却暗藏较大交通安全隐患,不可取!


  交警部门指出,给摩托车或电动车安装挡风被或车把手保暖手套会限制骑车人的手部操作,降低制动、转向等操作的灵敏度,影响身体平衡和动作敏捷度,一旦发生突发情况,难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险,可能会导致车辆失去平衡,进而引发交通事故。同时,由于挡风被普遍体积偏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视觉盲区,也极易与周边物体发生钩挂,甚至容易被卷入车轮,发生危险事故。


  那么,冷天骑车出行,应该如何安全御寒呢?对此,我市交警部门向市民支招,骑车外出时可以选择头部佩戴符合新国标3C认证的保暖冬季头盔,手部穿戴具备防滑功能的保暖手套,颈部可以选择毛线或棉质的脖套来保暖,而上身防风御寒可穿着保暖面料的棉服、羽绒服,切勿将衣服反穿,膝盖、脚部则可使用保暖护膝。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冷天骑车人穿着厚重,会导致自身的观察力和对车辆的操控灵活性大打折扣,因此骑车时应更加注意交通安全,在通过路口或复杂路段时,务必确保安全后再行通过。


  交警部门也提醒广大市民,如已为爱车加装“御寒神器”的务必自行拆除,骑行时戴好安全头盔,拒绝违法骑乘,不要为了一时的便利而忽视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