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文化意蕴丰富的腊八节
发布时间: 2025-01-06 来源: 汕头日报 作者: 马晓炜

  跨过腊月的门槛,腊八便笑语盈盈地迎候我们了。腊八,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在漫长岁月的接续传承演变中,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特别是那一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不仅使寒冷的冬日弥漫着粥香,更打开了通往春节的喜庆大门。


  腊八,是由上古时代的“腊祭”衍变而来。据古籍《礼记》记载:“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岁末之际,古人通过打猎捕获禽兽,用来举行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的仪式,在感谢上苍馈赠年丰物阜好年景的同时,又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避难呈祥、驱鬼避疾,这便是“腊祭”,亦称“猎祭”。由于祭祀仪式在农历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天为腊日。自汉代开始,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到了南北朝,改十二月初八为“腊日”,又称“腊八”或“腊八节”。腊八从此绵延至今,以一种文化的形式深深根植于人们的血脉里。


  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腊八节也有其特有的风俗。流传久远、影响最广泛的当数喝腊八粥。腊八粥也叫“防风粥”。因腊八正逢数九寒冬,喝粥可以御寒,故有此名。腊八粥的食材通常是用糯米、赤豆、红枣、桂圆、莲子等熬制而成。关于腊八吃粥,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宋代。《东京梦华录》曰:“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亦设红糟,以麸乳、诸果、笋、芋为之,供僧,或馈送檀施、贵宅等家。”这说明,宋代腊八粥的品种已十分丰富,喝腊八粥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到了明清,喝腊八粥的风俗愈加风靡,不但寺庙向群众施粥,就连朝廷也赐腊八粥给文武百官,以示对属下的恩宠。可以说,腊八粥作为一道美食,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凸显着在饮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既诉说着人间的烟火味,又诠释着华夏儿女悲悯人间的温暖情怀。而每年腊八日,人们除了食腊八粥,还有吃腊八蒜、晒腊八豆腐、吃腊八冰等习俗。


  腊八作为一个很有仪式感的节日,自古就被诗人词客用笔雕刻得斑斓多姿、柔情万千。“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杜甫的这首《腊日》,描写今年腊日没有了往年的异常寒冷,沐浴着暖暖的冬阳,诗人打算辞朝还家,纵酒狂饮度良宵,但想到皇帝平时的恩泽,又难以提出辞别的请求,字里行间流露出无法回家的忧伤。不难看出,当时腊八也是游子回乡与亲人团聚的节日。陆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诗中表达了虽是隆冬腊月,但诗人已感受到春意勃发,看那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香甜的腊八粥。


  如果说文人的佳作为腊八增添了一抹盎然诗意,那么妙趣横生的童谣民谚,则将腊八点缀得喜气洋洋、韵味十足。“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童谣形象地道出了腊八至春节这段时间的民俗不说,亦把人们盼年的迫切心情呈现了出来。“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八祭灶,新年快到”“腊八腊八,冻掉下巴”等等,这些朗朗上口、代代相传的民谚,无不寄托着淳朴的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