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小明受邀到揭阳一中开设讲座。徐剑萍 摄
11月28日下午,揭阳第一中学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陈小明到校开设主题为“化学之用、之美及研究点滴”的讲座,带领学子们领略化学学科之美,引导他们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提升其科学素养和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都与化学息息相关。我希望通过此次讲座,让一中学子进一步了解化学的应用和发展,增强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让更多学生走上化学研究道路,未来为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陈小明院士说。讲座中,他从化学之用与化学之美、科研实例、结论3部分向同学们简要介绍化学的定义及其在衣食住行中的作用、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随后,他通过介绍若干代表性研究工作,包括若干金属——有机多孔材料(简称MOF)及新型含能材料的合成以及性能与应用研究的进展,带领学生们充分感受化学的魅力。“聆听了陈小明院士的讲座后,我对化学这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院士的‘化学不能替代一切,没有化学就没有一切’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接下来,我将会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更深入地了解化学这门学科,提升自身科学素养。”讲座过后,揭阳一中黄旭华班学生蒋妮兴奋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陈小明为揭阳一中57届毕业生,1979年毕业。同年考入中山大学,分别于1983年、1986年在中山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2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2年起在中山大学化学学院任教、1995年起任教授至今。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他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7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化学奖(2012年)、日本配位化学会国际奖(2020年)等学术奖励,2014~2023年连续10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用化学家”名录。
陈小明从事功能配位化学与晶体工程研究。他的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创制了由简单易得的咪唑衍生物分子与锌离子构筑的具有天然分子筛拓扑结构和永久性孔洞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中2-甲基咪唑锌盐(简称MAF-4,也叫ZIF-8)是迄今国际上研究、应用最多的MOF材料(国内外相关文献超过1.3万篇)。近年还创制了系列耐高温有机-无机杂化高性能含能晶态材料,其中一种含能材料已进入实际应用。他已在包括《科学》《自然·合成》《国家科学评论》《美国化学会会志》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8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