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兴·揭阳|古琴艺术
发布时间: 2024-11-27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古琴又称“琴”“七弦琴”,别称“绿绮”“丝桐”等,是一种平置弹弦乐器,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居于四艺之首,是文人雅士爱不释手的器物、吟诗作画的题材。


  形式


  古琴艺术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艺术水准最高且最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器乐演奏形式,除独奏外,也有唱、弹兼顾的“琴歌”和与箫、埙等乐器合奏等形式。琴曲遗产丰厚,保存至今的古琴专书和琴谱约 170 种,有 3000 余首琴曲谱,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琴乐并非一种“纯粹”的音乐,它植根于社会现实生活,始终代表着中国文人怡情养性、寄情抒怀的生活追求,体现了对国泰民安和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理想追求,以及蕴含着人际往来、“君子之道”等中国人文精神。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渊源


  揭阳古琴有着悠久的历史,唐宋以来,韩愈、苏轼、朱熹、杨万里、文天祥等莅潮文人士宦(同时也是琴史所载的典型人物),对潮汕一带的古琴文化起到启蒙、推动和促进作用,从而使揭阳古琴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明嘉靖三十六年《大埔县志》中记载了祭祀礼乐用琴等乐器并乐谱。大埔人罗淑予操琴读书的事则在明清交替之际。此前后有琴事可考者则有大埔贺一宏,惠来陈雪坡、方应祷,揭阳许国佐,李仕学,渔湖袁大敬、袁悬玉父子,许南英,丘逢甲。在揭阳任职的高攀龙、张明弼、张公亮也都留下有关琴事。而清末丁日昌一门数代的琴文化则延续至今,是目前揭阳古琴的主要渊源。


  丁日昌,丁乃潜、丁惠康,丁韵初一家三代皆擅琴,并蓄有琴数张。《百兰山馆古今体诗》卷四有丁日昌《树珊观察招听鼓琴谨赋长古索和》诗:“天风吹月银河明,疏星煜煜浮云清。众窍无声万籁寂,忽作松风鸣先生,馀弄绿绮高山高。高高水弥弥妙处。惟求心印心兴来,不觉指喻指一声。一声两声莲漏丁,三拨四拨鸦拂翎。忽若耳畔闻蟭螟,忽若天上鸣雷霆。长江鼓波风浩浩,幽涧漱石泉泠泠……月光渐小阶兰馨,张眸遥见青峰青。”《百兰山馆古今体诗》卷五有丁日昌《题刘笏堂观察琴苋图》诗:“琴声能韵苋能腴,我亦伤心是少孤。再听宫商向何处,碧茫茫草有音无。”诗中旁注先君亦嗜琴,今阅此图,怆然有感句,可知丁贤拔也是一嗜琴雅士。


  丁日昌幕僚林达泉(大埔人)曾为《蕉庵琴谱》作序,而曾习经与丁惠康在京城与主流文化圈的琴事交流活动则更加频繁。1933年5月16日《青鹤》第一卷第十三期,记载曾习经参加法源寺雅集弹奏大小忽雷琴的事迹。


  传承


  随着时代变迁,明清以来揭阳的古琴文化几于湮灭,先贤留下的难得的人文资源亟待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调查、发掘、整理和研究。揭阳职业技术学院自2008年率先在音乐教育专业开设古琴课程,传承琴艺,十多年来培养百余名学生,分布广东各地。2018年学院成立古琴艺术研究所,积极开展古琴文化艺术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推动琴艺、琴学、琴史的研究。同时,积极开展古琴文化艺术的推广和传播,先后与广东省文化馆联合举办“南国琴乐荟”系列活动,邀请著名琴家来校举办讲座,在香港、广州、深圳、汕头等地举办古琴演出活动,出版古琴专辑,组织学者开展潮汕琴史研究。已初步建设成教学传承、学术研究、公益演出、组织活动、出版著作等较为完整的古琴文化艺术基地,目前已成为粤东古琴事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文字:蔡烨华  图片由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古琴艺术研究所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