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
发布时间: 2024-10-2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

  养老话题涉及公共服务、市场供给等,但本质上是社会治理课题。协同促进养老服务事业与产业的繁荣发展,是实现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的重要路径。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速老龄化的初期阶段,突出特征是老龄化速度加快及程度加深。随着老年人对养老方式、养老服务内容有更多新期待,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元化趋势。如何提供持续且丰富的养老服务供给,成为超大城市治理的一道必答题。


  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出发点,在于深刻理解老龄人口的特征与需求。比如,居家养老是目前最主流的养老方式。近年来,养老机构、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逐步建设,服务内容不断丰富,但仍存在养老服务供需错配、产业规模小、建设标准参差不齐、服务内容和产品单一等问题。北京通过全面摸排,布局设施群、打造综合体、整合服务网、搭建云平台,探索打通各类资源,让养老服务综合体服务阵地、养老服务驿站网点与专业服务商联营,最终目标是要在全市构建多中心、分布式、枢纽型、平台化的养老服务网络。这样的做法,从实践成效看提高了规模效应,也满足了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其本质的逻辑,则是努力在养老服务的市场属性和公益属性中找到平衡点。


  一手抓事业,一手抓产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纳入国家发展的整体布局中,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作用,共同推动养老服务的发展。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政府既要直接提供惠民服务,也要鼓励市场与社会力量放手参与,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的供给网络,从而激活银发市场潜力。供需的精准对接,不仅能反哺养老基础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增加,也能推动养老服务从基本型向享受型、发展型、参与型转变,实现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的跨越。(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韩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