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196)
邢之桂故里位置图。阿 龙 制图
东郊凤围邢厝大夫第。本文配图除署名外均由 郑楚藩 摄
清乾隆《揭阳县志》载邢之桂传。阿 龙 截图
东郊凤围《邢氏族谱》有关邢之桂条文。阿 龙 截图
大夫第大门。
大夫第仁思堂。
凤围大夫第小巷门。刘春玉 摄
记者采访大夫第邢氏族亲。
明代天启年间,揭阳凤围乡出了个邢之桂(?~1646),在双峰寺财产受到侵犯时,专程到省里控告,追回田地塘共6顷98亩。后任安福县(今属江西省吉安市)知县。他性格耿直,刚正不阿,执法公允,疾恶如仇,为民除害,受到官民一致称颂。
2024年初秋,“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采访组来到榕城区新兴街道东郊社区凤围邢厝,寻访邢氏先贤邢之桂的故事。
谙熟律法,执法公正
据清乾隆《揭阳县志》载:“邢之桂,字仙友,渔湖人。曾祖节博白知县,世居凤围。之桂少能文,登天启辛酉举人。崇正壬午,授临江府推官,执法平允,为清江太史杨廷麟所器重,摄安福县事。”
邢之桂出生于揭阳凤围诗礼之家,先祖邢节,明弘治十年(1497)贡生,任博白(今属广西玉林市)知县。邢之桂从小天资聪慧,熟读四书五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希望能以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做出一番作为。天启元年(1621),邢之桂考中举人,崇祯十五年(1642)任临江府(治所在今江西省宜春樟树市临江镇)推官。
推官,是古代官名,掌推勾狱讼之事,明朝为各府的佐贰官,为从六品或正七品,掌理刑名、赞计典。推官业务专业性非常强,当一个推官是很不容易的,平时学子们学习的是儒家经史典籍,有些新除授之推官“多有不谙刑名”者,如果没有足够的法律知识储备,要做好工作是不可能的。邢之桂勤于学习,不但熟悉儒家经典,还谙熟律法,思维缜密,司法能力非常强,更有一颗为民造福之心,他执法公允,为清江太史杨廷麟所器重。后升任安福县(今属江西省吉安市)知县。
其实,邢之桂还在家乡揭阳做举人的时候,就已经熟读了法律知识,为保护双峰寺财产奔走控告,最终帮助双峰寺追回田、地、塘共6顷98亩。
勤政爱民,为民除害
双峰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旧址在磐溪都双山(今揭东区桂岭镇双山村),为法山禅师所创。明初,石山禅师移建于县治马山巷今址,是粤东地区一大“丛林”。当时寺宇壮观,佛相庄严,茂林修竹,每当夕阳西坠,钟鼓钹铎齐鸣,梵呗阵阵,木角笃笃,景色迷人,为礼佛和游览胜地。扩建后规模宏大,与潮州开元寺、潮阳灵山寺并称“潮汕三大名刹”。
双峰寺的遭遇也是一波三折,历代屡废屡兴。据清乾隆《揭阳县志》载,新建双峰寺所用的马山巷地,是县城邢姓家族捐赠的,深56丈,前广52丈,后广32丈。周围以小溪为界,原田1000亩,是龙溪都陈石璧捐赠的。至洪武二十五年(1390),归并宁福、花果、丰化、宝福、双山、资福、福成各寺田地入本寺,号丛林,田、地、塘共24顷45亩。双峰寺田地财产屡屡遭到无良和尚的侵占,至万历十二年(1584),和尚法释荡废潜逃,知县汪起凤追复田租400余石,地、塘50余亩。天启六年(1626),和尚妙通又荡废而逃,当时汪起凤已经升任粤省藩司,举人邢之桂赴省里控告,省里批行知县冯元飚,查追出田、地、塘共6顷98亩。邢之桂为保护双峰寺财产做出了一个举人力所能及的贡献,从这件事也可看出邢之桂正直善良、不畏强暴、胸怀百姓的纯真本性。
邢之桂在安福县任职期间,为官清廉,整束吏治,勤政爱民,造福一方百姓。
当时,“有妖僧聚众数千为乱,悉捕平之”,有和尚以邪教为幌子迷惑百姓,纠集几千人扰乱社会,祸害民众,邢之桂把这些作奸犯科、趁社会混乱烧杀抢掠的人都抓起来,平定了祸乱,让百姓重新得以安居乐业。“赖以安性朴直,不事矫饰,台使者益嘉奖之,荐于朝甫行取值。”他作为安福知县,为民除害,得到百姓的称颂和上级官员的赞许,特别是他品质纯朴,性格耿直,待人真诚,不但一直敢说真话,更兼疾恶如仇,从不会文过饰非、矫揉造作,上级官员对他更加器重,给予嘉奖,还把德才兼备的他推荐给朝廷,朝廷准备提拔重用他。
甲申国变,归乡遇害
明朝末年,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全国各地反抗斗争层出不穷。甲申年(1644),既是崇祯十七年,又是清顺治元年、李自成大顺永昌元年。这一年,以朱由检为首的大明、以福临为首的大清和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三大政权,为争夺国家最高统治权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占了北京,统治了中国276年的大明王朝宣告灭亡。仅过了40天,清朝军队南下,迅速摧毁了起义军的汉族大顺政权,以及江南的明朝残余势力,开始了满族清朝对全中国的统治。
本来朝廷准备提拔邢之桂,奈何遭遇甲申国变,“城头变幻大王旗”,清兵入关,京城易帜,转眼之间,京城又是一片混乱。邢之桂深感异族入侵,是汉家之耻,读书人之辱,坚持高洁的操守,不愿意为清廷服务,遂舍弃官职回归家乡。
本以为回归老家隐居田园就能风平浪静,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全国大乱,揭阳也不能幸免于难。清乾隆《揭阳县志》载:“邢之桂,……甲申国变,弃职归。丙戌,山寇窃发揭城陷,被执,不屈死。”邢之桂被攻破揭阳城的“九军”抓获,坚贞不屈,被杀害了。据清乾隆《潮州府志》卷三十八《九军贼》记载:“揭阳武生刘公显与营卒吴元等,以顺治三年丙戌九月聚兵霖田,号九军贼,破城踞县署,杀在籍都司黄梦选、乡绅许国佐、黄毅中、邢之桂、谢嘉宾,举人黄三槐、杨其华、杨世俊,贡生林鼎辅、谢联元、郭之章,武举杨德威,监生王之逵、郑之良等七十余人。”骤时,整个揭阳县城残垣一片,尸骨遍地,四野成灰,惨不忍睹。
就在这场灾难中,邢之桂被杀害。
崇高品德,后人敬仰
邢之桂虽然早已离世,但他的崇高品德却深深影响着邢氏后裔,激励着子孙后代忠诚坚贞,爱国爱民,造福乡里。
记者在东郊社区“两委”干部宋俊财引导下来到凤围邢厝大夫第围,只见一座古朴民居呈现眼前,大门上书“大夫第”三个字。门前的盆景绿植长势旺盛,青翠可人,隐约可听到鼓乐和丝竹之声。跨进大门,见一大群阿伯阿叔坐在一张桌子周围,喝工夫茶,谈笑风生,墙上大彩电播放着吉祥喜庆悠扬动听的潮剧。
记者在凤围《邢氏族谱》上查到,邢之桂为邢氏利房13世,其事略及遇难经过,也载于族谱中。
据大夫第围84岁的老伯邢春炎介绍,邢之桂是凤围邢氏第13世,他本人这辈是第25世。100年前,邢之桂部分后人集资在向南围建大夫第,堂号“仁思堂”,以纪念邢氏先贤和先祖。大夫第为“五间过”格局,中间一个天井一个客厅,左右各一条巷和6间巷厝,巷门口分别写着“培兰”“植桂”。大门左右的灰塑浮雕色彩鲜艳,仙人眉清目秀,栩栩如生,分别拿着“福禄寿三星拱照”“旭日高升”的彩带。堂中央上方“仁思堂”三个字为揭阳人吴文献所书,字体厚重饱满,刚劲有力,方正圆润,可见书法造诣功力深厚。金漆木雕玲珑剔透,祥云瑞兽驱邪纳福,牡丹仙桃花红叶绿,寓意富贵吉祥。
目前仁思堂经过两次修缮。第一次是1990年,稍微修修补补,并把受到损坏的灰塑浮雕重新修复。第二次是2017年,把外埕、墙体、地面、“随串”“鼎仔”(屋檐滴雨水和美化的瓷片)都修好换好,字、画、栋梁等重新上漆。现在仁思堂焕然一新,干净整洁,四时八节整个家族都到这里祭祀祈福,平时则作为家族的活动中心,长辈们都到这里喝茶聊天,增进感情。特别是夏天晚上,仁思堂更加热闹,大门一开,清风徐来,大家都到这里纳凉悠闲,享受融融亲情。
在仁思堂品香茗,听潮剧,话家常,美好的生活如今更加滋润。大夫第围村民组长邢立章说,邢之桂刚正不阿、勤政为民的崇高品德,历经几百年风雨岁月,而今更显得光彩夺目,永远照耀着子孙后代的成长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