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精致的包装,也没有详尽的信息,非法制售的假酒以“专供酒”的字样来吸引消费者。成都警方破获了一起这样的假酒案件,捣毁生产、销售、存储窝点15处,查获的涉案“专供酒”共计1.1万余瓶。目前,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9月12日《华商报》 )
一瓶普普通通、成本仅四五十元的白酒,没有精致的包装,也没有详尽的说明,但它贴上“特供”“专供”标签后,销售价格一下子从丑小鸭变天鹅,涨了几十倍。朴素包装不是致胜法宝,“特供”的标签才是其华丽转身的关键所在。
“特供酒”是一种智商税。上当的消费者分为两批——其一,把“特供酒”当真真特供,愿意出高价购买:其二,明知“特供酒”是假,为了面子心甘情愿当韭菜。其实说到底,都是“面子”作祟。现实中不少人对“XX特供”有痴迷般的崇拜,认为需一定的特权才能买到。招待宾客用上“特供酒”,倍有面子。
其实,早在2013年3月,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5部门就联合下发通知,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自行或授权制售冠以“特供”“专供”等标识的物品,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自此之后,那些所谓的“专特供”基本消失。
这次成都警方破获假酒案,无疑给那些热衷购买“特供酒”的消费者当头一棒。不过,可能也有人自我安慰——我不是从犯罪团伙购买的,应该是真“特供酒”,别人全上当了,我没有受骗。
那些明知“特供酒”骗人的消费者,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们是为了装扮门面而故意购买。也就是说他们被骗是为了骗人,拿“特供酒”作为炫耀的道具,演绎一场自欺欺人的权力幻想。在他们眼里,是不是真酒?味道咋样?好不好喝?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打印着“特供”两字就够了!
当一些人用“特供酒”满足权力幻想、自娱自乐的时候,旁人只要上网搜一下,就能发现“特供酒”早已不供,个别人希望通过消费差异化来展示自己的优越地位,仅仅是为了满足虚伪缥缈的虚荣心。所以,即便他们明知“特供酒”是彻头彻尾的假货,也乐此不疲,甚至故弄玄虚,刻意隐瞒“特供酒”的来源。
警方打击“特供酒” 的行动一次次告捷,“特供酒”的韭菜们被割了一茬又一茬 ,自甘上当的消费者,迷失在虚幻的特权思维中,徒增笑耳。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3/57/14270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