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榕华大道:从阡陌田埂到城市干道
发布时间: 2024-09-10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记者 池 妍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195)


榕华大道新兴段。

榕华大道仙桥段。

榕华大道终点仙桥大圆。

榕华大道位置图。阿 龙 制图

榕华大桥。本文配图除署名外均由 郑楚藩 摄

1946年揭阳县城地图马牙渡和凤围渡之间仅有一段小路。阿 龙 截图


引榕干渠榕华桥。

榕华大道南河边西侧港务小区。



  榕华大道是揭阳市区的一条重要城市干道,北起北河大桥,南抵仙桥大圆,全长7.1千米,跨越南河和仙桥河,北段和中段基本呈南北走向,南段折东北-西南后转接近东西走向,整体大致呈大写拼音字母J状。榕华大道是揭阳历史上第一条以大道命名的市政道路,追溯它的成长过程,却是由乡间阡陌田埂一路走来,成为道路仅有百年历史。


  2024年夏,我们“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采访组来到榕华大道,在行走于这条城市干道中,追寻它成长的足迹,感受揭阳百年市政道路建设在这条大道上的一个缩影。


  阡陌农田始筑小路


  在民国成立以前,北河马牙渡至南河凤围渡之间,是没有道路相通的。北门一带和椟松乡通往北河马牙渡的路,基本是沿北河河岸的东西走向;而凤围、泗水和甲东里通往南河凤围渡的路,虽然是南北走向,但位置却在今榕华大道偏西差不多100米的方位上。


  清末至民国初年,凤围村和上义和村之间田野相连,凤围村有田埂通进贤门外官道,上义和村的村道也由这条田埂通往进贤门外官道。后来,这条田间小径就逐渐拓建为一条南北走向的路,两村之间,就开始由原来的田埂小径变为小路,与进贤门外官道相连接,这条小路,基本成为今天榕华大道新兴段的雏形。民国初年,小路中段西侧的凤围邢厝鹤松里成为邢氏群众的私塾,往来门口这条路的人就多了起来。民国三十三年(1944)秋,揭阳县立初级商业职业学校在凤围邢厝鹤松里创办,鹤松里遂由私塾升格为县级学校,改由县政府拨款办学。据1990年《榕城镇志》载,当年办有初中部6班,有学生163人,教师18人。这是县城近郊首个初级中学。


  或许是为了适应这所新办的县级学校周围的道路环境要求吧,学校前面的这条通往进贤门外官道的道路,相应有所拓展。记者在1946年《揭阳县城地图》上查到,这条路往北过进贤门外官道后,还延伸至差不多今榕江公园东南角地带,往南则延伸至今引榕干渠榕华桥地带,驳接通往泗水村的南北方向村道,长约为730米。但其南北两端,均为农田,北侧是椟松乡西头村的农田,南侧则是泗水村的农田。


  拓路相连两个轮渡


  1949年10月19日揭阳解放后,新生的人民政府开始着手解决汽车过不了榕江南北两河的问题,在北河南河各建设一个汽车运输轮渡随即摆上议事日程。不久,选址于马牙渡南北两岸,开始建设车渡。工作人员和劳动者夜以继日,在两岸建起引车道及高、中、低码头各1座,每座6~7米。据1993版《揭阳县志》载,这个被称为“北河车渡”的汽车渡口于1950年2月建成投入使用,距解放差不多过去100天,渡口有平板船2艘、拖头2艘。至此,往来揭阳的长途客车,就由北河车渡搭船过河。


  1951年2月,南河车渡在南河北岸泗水村和南河南岸安乐区(今仙桥街道)建成,两岸设高、中、低码头各1座,配拖轮1艘,单车平板渡车船、双车平板渡车船各1艘。至此,往来揭阳的长途客车,就由南河车渡搭船过河。


  揭阳县城通往普宁的道路,原来只能从东门渡经过,南河车渡的建成,往来两地的汽车就从南门车渡过渡。


  跟北河车渡和南河车渡一同建设的,就是打通两个车渡之间的公路,让往来揭阳或过境揭阳的车辆都从这条道路上直接经过。于是,揭阳师范学校(即原县立初级商业职业学校)门口的那条道路就拓宽并延伸到两个车渡码头。随之,由进贤门至北河车渡的道路,被命名为揭(阳)汕(头)公路榕城段,由进贤门至南河车渡的道路,则命名为揭(阳)普(宁)公路榕城段。因为两条公路重叠路段,已命名为进贤门外路,这条拓宽且延伸的公路,实际上就在进贤门外路口分为揭汕公路、揭普公路两段。


  1952年,潮汕汽车运输公司成立揭阳北门(马牙)汽车运输站,租一间民房作为站场。


  公路蝶变县城大道


  1965年6月10日,历经5年多的建设,揭阳县城第一座大桥——北河大桥建成竣工(可回看本系列第53站“北河大桥”)。这座榕江流域包括干流南河在内中下游地区第一座横跨榕江的公路大桥的建成,大大方便了揭阳县城人民群众的出行。至此,马牙渡、北河车渡为北河大桥替代,走入历史。


  随着北河大桥的建设,大桥南端至进贤门外路的揭汕公路段也拓宽为15米沙石路。当年,西门、北门汽车运输站合并,更名为揭阳汽车站,定址于北河大桥南端的新辟道路与进贤门外路交界处。1968年,揭阳汽车站建成投付使用。至此,揭汕公路、揭普公路的始发点,由进贤门改为进贤门外路揭阳汽车站新址。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春风吹到揭阳县城。揭阳县城的城镇化步伐加快,推至揭汕、揭普公路,不久,进贤门市场、揭阳棉纺厂等相继在公路东侧建成,一些厂矿企业也落户于公路两侧,居民区也在公路两侧形成。揭汕、揭普公路榕城段逐渐融入县城区中,成为市政道路。


  1985年,由北河大桥到南河汽车轮渡口的公路拓建成混凝土路面,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绿化带。路随后被命名为“榕华大道”,放在当时县城的市政道路中看,这条长2180米,宽30~36米路的确是最宽的,因而被称为大道,而作为榕城最繁华的一条道路,以榕华来命名,也深受群众赞同。进贤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郑惜文当年跟一群市民到这条大路上看热闹,大家都惊奇不已,他回忆说,当时就有群众说:“建这么宽的路,简直可以跑马呀!”


  榕华大道于是成为揭阳市区第一条以大道命名的市政道路,并替代了揭汕、揭普公路榕城段的名字。


  南河车渡卌载历史


  南河车渡从1951建成,就成为揭普公路上的一个重要渡口,也是原汕头地区第二大公路渡口,承接南来北往经过南河的车辆过渡。南河车渡最初在两岸设高、中、低码头各1座,配拖轮1艘,单车平板渡车船、双车平板渡车船各1艘,设计日渡运量100部。1969年配三车机动渡车船1艘,1975年又增1艘。1979年后公路运输发展快,待渡严重。从1983年起先后增配8车渡船2艘,10车渡船1艘。


  车渡系以平板船荷载,动力拖运。1958年以前,每渡配10~15吨平板船及30匹马力拖头各2艘,单向离靠码头,上落渡引桥(跳板)用人工扛抬,可通4吨以下车辆,每小时容车量28辆。但其时客货车辆颇少,每渡年渡车约4200辆次,日均不满12辆次。以后历年渡车量有所递增,渡具也相应增加,并逐步改用钢质拖船。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南河渡车改用双向双机靠离码头、钢板引桥机械传动升降,1985年渡车船艘量,有8车2艘、10车1艘、4车及3车机动各1艘,主机动力1000匹,40吨以下车辆可渡,每小时容许渡车量120辆。1985年渡车达到596545辆,日均1634辆次。


  1987年10月,南河大桥在南河车渡上游的仙窖渡建成通车,南河车渡车流量得以下降,但仍为往来于仙桥和榕城的车辆服务。而揭普公路的始发段,始发点仍设于县汽车站,但道路却改为与揭汕公路并道,过北河大桥后折揭丰公路,再过新北河大桥、南河大桥,从梅云往南。榕华大道南段不再作为揭普公路的始发段。


  20世纪90年代初,揭阳设市后,交通公路建设速度加快,南河车渡在南河建成第二座大桥榕华大桥时,终于落下了帷幕。


  榕华桥与榕华大桥


  榕华桥和榕华大桥其实是榕华大道上两座大小不同的桥,名字近似,却都因榕华大道而得名。


  榕华桥位于今榕华大道榕湖路口,是引榕干渠上方的桥梁,原来叫凤围桥。


  1957年1月,揭阳县的大型水利工程三洲拦河闸在南河中游动工兴建,依这个水利工程的建设蓝图,一并建设引榕干渠,从闸口北岸往东延伸,一直到达渔湖腹地,将南河清澈的淡水一路引至渔湖,灌溉农田,造福百姓。引榕干渠开挖线路从县城开挖新溪,征用南护城河和东护城河南段后,过东郊,由西南往东北方向开挖新渠,直达上义和,随后转为接近东西方向一路向东,伸向渔湖腹地。


  引榕干渠在挖凿至东郊凤围村时,经过揭普公路榕城段,遂于此修建了一条钢筋水泥混凝土桥,因位于凤围村境内,遂命名为凤围桥。1985年,在公路拓建为市政道路并命名为榕华大道时,凤围桥也相应作了扩建,使桥宽与路宽相适应,在扩建后,更名为榕华桥。据1990年《榕城镇志》载:“榕华桥,长30.5米、宽11.6米,在城东师范前。”


  榕华桥是其时的榕华大道上唯一 一座钢筋混凝土桥。在90年代以后的榕华大道拓建中,榕华桥再次扩建,今宽度达到25米。


  榕华大桥则是跨南河的一座大型桥梁,是揭阳市区继北河大桥、新北河大桥、南河大桥之后的第4座大桥。


  1996年9月25日,连接新兴与仙桥的一座大桥——长1200米、宽25米的榕华大桥,在榕华大道南端的南河车渡口建成通车。这座跨越榕江南河的大桥把榕华大道从城区延伸至南郊的仙桥。而大桥的北引桥北端,直接与十一号路(今望江北路)相交。由渔湖往来主城区和仙桥、梅云的车辆,自此直接由十一号路连通仙桥,而不再绕行市区西郊,从南河大桥经过。


  榕华大桥是其时榕江南河上最大的一座桥,它的建成,对于改善榕城交通环境,加快榕城南区开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延伸覆盖了榕池路


  1996年,为适应榕华大桥的建成,大桥南端至仙桥大圆的公路也作了拓建,命名为榕池路。


  榕池路北起榕华大桥,南至仙桥锣鼓石大平交(仙桥大圆),全长4.3千米,宽60米(其中水泥路面宽55米),投资1.2亿元,1995年5月动工兴建,1996年3月竣工。榕池路按平原微丘二级公路标准建设,主车道为6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厚25厘米。全路包括大桥1座,小桥4座,涵洞8个,配以绿化带和玉兰路灯。它的建成,与榕华大桥形成整体效应,使城区南北连成一体,并与其时的省道1930线(今省道S236线)连接,使榕城区南区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同时,缓和了市区的交通窘迫状况。


  2002年,市政府发布揭阳市区(58平方公里规划区)道路命名、更名方案,将榕华大道起止点更改为“北河大桥-十三号路”,注明长3760米、宽40米。十三号路则被命名为环市南路。这样,榕华大道就延伸并覆盖了榕池路北段。这个命名方案因只对市区58平方公里规划区内作命名、更名,但市政道路的建设日新月异,作为同一条等级城市干道,榕池路不可能因北段被榕华大道覆盖而留存南段。历经20多年数次路面拓建和道路设施配套建设,榕池路南段已然完全被榕华大道所覆盖,21世纪10年代以后出版的各类地图,已经完全将这一道路标注为榕华大道。


  媒体人老蔡认为,榕华大道覆盖掉榕池路现象,是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城市干道的拓建和延伸,总会覆盖掉好多的旧路,就如北京长安街,历经多次扩建,就覆盖掉东单五条胡同、西单五条胡同等旧路。揭阳市区的临江南路,就在一步步的拓建和延伸中覆盖掉原来的马牙街、火船头街、北环城路等路,并已经完全延伸到双溪嘴;望江北路也在拓建中覆盖掉南环城路大部分路段,这是城市道路发展升级的必然和需要,也是地名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市民应该理解和支持。


  榕华大道不仅是榕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和传承者。它见证了从古代村落到现代城镇的转变,反映了揭阳市区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和变化。


  城市道路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见证着一座城市的时代变迁,它随着城市历史积淀砥砺前行,承载起城市的非凡荣耀,记者所探访的榕华大道,是城市道路交通蝶变中的一个缩影。如今,随着一条条道路的延伸、改造,交通路网不断完善,城市空间格局不断优化,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日新月异,一幅城市道路高质量发展的精美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