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大凉山的孩子”岂能成“支教秀”道具
发布时间: 2024-06-11 来源: 红网 作者: 徐林生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受商业利益驱使,一些研学机构将“大凉山的孩子”包装为“寻求支教老师的学生”,并借此推出“7天收费万元就能拿到志愿者公益证书、乡村助学研学报告”的研学项目。活动价格普遍在8000元-11000元,个别较贵的项目则卖到了40000元,有些项目毛利达70%.(6月9日潮新闻客户端)


  如某知名研学机构的海报上,几名皮肤黝黑、头发凌乱的“大凉山的孩子”被公然印于其上。这样的海报,很容易就吸引到了人们的目光。一些不明就里的大学生,看到海报上孩子们一双双渴求学习的眼睛,对大凉山“教育落后”“缺老师”等情况深信不疑,进而萌发报名“支教”的念头。


  与此同时,那些“被参与”此类研学项目的“大凉山的孩子”,则奔波在各类“公益课堂”“免费夏令营”之间,应付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的支教研学团。“有些孩子一个暑假要接待五六波支教团。”


  而所谓“支教教师”则鱼龙混杂,许多人并不具备教学能力,有些“老师”甚至就是小学生,他们将英语单词和26个字母写在白板上,教导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城市孩子向山里孩子分享生活,交流方式不妥有时反而会变相成为“凡尔赛”……


  大凉山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曾是“中国最贫困角落”之一。不过,经过多年脱贫攻坚奋战,大凉山发生了深刻巨变,村民们已经整体脱贫,教育层面也有天翻地覆变化。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大凉山地区整体教育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孩子们仍然需要“取长补短”“因材施教”式的支教。这也是大凉山依然是支教重点地区的主要原因。


  不过,上述研学机构推出的所谓“支教”,不顾客观实际,商业性明显,是打着公益幌子行推销高价研学项目之实,看似帮扶提升当地教育质量,实际是把大凉山当成“公益支教的秀场”,“大凉山的孩子”则成为这些“支教秀”的配角和道具。如此支教,不仅浪费孩子们宝贵时间,伤害其朴素感情,还扰乱当地正常教育秩序。


  支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教育帮扶工作。作为官方组织支教的补充,近年来,社会性支教活动十分活跃。但是,从媒体报道看,一些社会机构举办的支教项目,形式大于实际,功利大于公益,效果差强人意,且有逐渐异化、变味趋势。像上述“支教秀”,缺乏统筹性、严肃性、科学性,无视“大凉山的孩子”真正需求,俨然一门不折不扣的生意,有违支教初衷,无异于误人子弟,还损害大凉山地方政府形象。对此,有关部门不得不察,应坚决予以纠正。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0/55/13990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