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北外滩:穿越时空了解上海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 2024-05-14 来源: 作者:

  辞别明媚春光,沐浴着夏日灿烂的阳光,我们踏上了探访上海北外滩的旅途。


  当我们来到位于上海苏州河(吴淞江上海市区河段)北岸的邮政大楼前时,无奈地被一纸闭馆整修的公告拒之门外。邮政大楼位于四川路桥北苏州路276号,原名上海邮政总局,于1924年11月建成,占地面积64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294平方米;主楼高四层,塔楼高八层,最高处达51.16米。大楼外立面融合运用英国古典主义和古罗马建筑风格,塔楼则为17世纪的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在典雅之中显得雄伟挺拔;多种不同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让这座大楼一度被列为旧上海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塔楼上“人民邮电”四个大字为毛主席笔迹,塔顶高高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碧水荡漾的苏州河,为上海外滩增添了灵动的气息,也为东方明珠及金茂大厦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雾气,在河面上的倒影若隐若现宛如梦境一般。在江北外白渡桥桥头,耸立着雄伟壮观的上海大厦,黄金色的大厦像盾牌矗立于此,承载近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韵味独存,至今还是上海有名的五星级酒店;这座大楼于1934年建成,原称百老汇大厦,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上海大厦;大厦呈八字形,四翼房间可获最佳视角朝向。与上海大厦遥相对应的是浦江饭店(原称礼查饭店,始建于1846年,1857年迁至现址,1907年进行扩建),这是一座具有新古典主义维多利亚巴洛克式风格的著名建筑,为当时上海最豪华的西商饭店,是上海最著名的老建筑之一。历史上的礼查饭店曾经创造了多项纪录:中国的第一盏电灯在此点亮,第一部电话在这里接通……浦江饭店与上海大厦及俄罗斯驻沪总领事馆一起呈“品”字形分布在外白渡桥北端。


  沿着外白渡桥跨江而过,便是黄浦区南苏州路。1873年8月,当时的外白渡桥是一座可免费通行的木桥,长约100多米,宽约12米,建造时名为“公园桥”,上海人当地人却把这座木桥称为“外白渡桥”,其中的“白”字意指不必付费。走过外白渡桥向右拐,就是南苏州路。坐落在苏州路的第一处建筑,原为英国领事馆及领事官邸,于1872年建成,是一座具有典型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物。第二处建筑为原新天安教堂,于1886年建成、1901年扩建,建筑风格为仿维多利亚时期的罗马式。顺着教堂左拐就进入了圆明园路。圆明园路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南起北京东路北至苏州路,全长462米;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此路,圆明园路上8幢联排老洋房,是英租界留下的记忆,每一座都各具特色,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真光大楼,由近代上海知名建筑师事务所爱尔德洋行设计的圆明园公寓,由沪上华著名建造师李锦沛设计的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大楼尤让人叹为观止。向南走完圆明园路,就来到了北京东路31~91号的慧公馆,这里原为1911年建成的益丰洋行,整体为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西北角入口和东北角穹顶等装饰则为巴洛克式。北京东路连接着上海外滩源,这里的外滩半岛酒店附近原为英国领事馆花园。


  上海北外滩位于苏州河和黄浦江交汇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坐北朝南,面水朝阳,外白渡桥与外滩相连,南面隔江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相望,延绵起伏的古典建筑群排列江边,对岸的摩天大楼尽收眼底。这里是一处了解上海前世今生的活教材,也是一处优美雅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人文胜景。


孙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