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召开规范工业厂房“二手房东”专项行动培训动员会议,即日起至12月17日,开展为期1个月的规范工业厂房“二手房东”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优化东莞营商环境。(11月26日南方+客户端)
本次专项行动的重点,是针对工业厂房“二手房东”哄抬租金、违规加收水电费、擅自增加公摊、违规转租分租、违规搭建、偷税漏税、涉黑涉恶、未履行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环境保护责任等行为开展全面排查和专项执法,通过严查严打,重点打击一批企业反映强烈、所涉问题突出的“二手房东”,形成高压震慑态势,引导“二手房东”规范经营。
今年6月,东莞市工信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工业厂房租赁市场秩序的若干措施》,明确将严格整治和有效防范工业厂房“二手房东”租赁乱象,打击囤积工业厂房、哄抬物业租金等行为,规范工业厂房租赁市场秩序,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并公布了举报电话。上述专项行动,旨在推动整治“二手房东”租赁乱象取得实效。
东莞是我国十个超大城市之一,城区人口超千万,GDP超万亿,工业经济发达,有“世界工厂”之称。优越地理位置、庞大产业空间、完善产业配套以及良好营商环境,吸引了二十余万家工业企业安家落户。十多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深圳制造业产能大量外溢,对临深工业厂房需求激增,带动东莞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催生了工业厂房“二手房东”,他们利用资金、信息、管理等优势,从“一手房东”租下大量厂房后,或整体或分割转租、分租给不同需求的厂商,从中赚取租金差价。
从提升厂区形象、发挥规模效应、促进招商引资、推动小微企业发展看,较早期的“二手房东”对东莞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几年前,随着工业厂房供不应求,一些“二手房东”乘机囤积大量厂房,然后利用工厂搬迁成本高、对深莞配套依赖性强等实际情况,变本加厉哄抬租金,巧立名目胡乱收费,如同附着在工厂的“寄生虫”,大幅增加企业成本,厂商苦不堪言,一些工厂或放弃扩产,或缩小规模,或被迫外迁,或干脆关闭,破坏营商环境,阻碍经济发展,社会反映强烈。可见,东莞的上述专项整治行动,有很强的针对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厂房“二手房东”租赁乱象,并非东莞仅有,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制造业发达地区,都不用程度存在,危害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小的情况下,这种厂房租赁市场乱像使实体企业百上加斤,甚至成为压垮厂商“最后一根稻草”。为此,相关地方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积极作为,重拳整治,规范管理,谨防“二手房东”沦为实体经济“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