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共享奶奶”传递社会自我调节的民间智慧和公益力量
发布时间: 2023-11-28 来源: 东方网 作者: 杨朝清

  最近,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清泉社区“共享奶奶”火了,全国千万网友点赞。袁佩君今年62岁,是最早帮忙接送孩子的“共享奶奶”。“我反正要接外孙,顺道就把邻居家的孩子一起接来。”这样的“举手之劳”,袁佩君从2018年就开始了。袁佩君的举动很快带动了一群奶奶。(11月27日《宁波晚报》)


  在一个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的风险社会,接送孩子们成为一种刚需;虽然接送孩子大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但并非所有的家庭都有老人可以帮忙,接送孩子成为部分年轻人的一大难题。尽管花钱找人也可以接送孩子,但这不仅会增添经济开支,也会让人心存顾虑和担忧——接送孩子不仅是一个体力活,也是一个良心活,一旦帮忙接送孩子的人不够负责、不够用心,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面对年轻人“无人接娃”“不敢找陌生人接娃”的困境,“共享奶奶”懂得换位思考、愿意体谅成全。接送自家孙辈的时候顺道把邻居家孩子一起接送,利用空闲时间专门去接送别人家的孩子,不仅帮忙接送邻居家孩子还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陪她去户外运动甚至生病了贴身照顾、让邻居家孩子睡在自家……没有血缘关系,“共享奶奶”用亲人般的善意和温暖对邻居家孩子“温柔相待”。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共享奶奶”犹如一根社会联结的纽带,促进了邻里关系的和睦友善。“共享奶奶”不仅为双职工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外人”的体贴与关爱。而“共享奶奶”做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也是对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积极践行。


  说到底,老年人群体并非一个同质性整体,一些低龄老人和身体素质较好的老人完全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来“发挥作用、实现价值、赢得尊重”。通过接送孩子,老年人也丰富了日常生活,拥有了更多回报社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共享奶奶”不计报酬,饱含对孩子们的情感和认同;她们的角色扮演,也赢得了年轻人的“用脚投票”。如果奶奶们遇到身体有恙或者家里有事需要帮忙,那些受到过帮助的年轻人就会伸出援手。从本质上讲,“共享奶奶”是一种互惠互助的公益模式,让孩子们、老人们和年轻人都从中受益。


  老年人体谅年轻人分身乏术的不易,年轻人为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社会支持,“共享奶奶”让现实世界的美好实现了双向奔赴。在清泉社区,“共享奶奶”积极参与矛盾调解、环境治理、民俗传承、文化建设等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她们不只是孩子们的“共享奶奶”,也是全社区的“共享奶奶”。作为一种润滑剂和黏合剂, “共享奶奶”让居民们成为一个联系更加紧密的社区共同体。


  互助互惠让生活更美好,“共享奶奶”作为一种社会自我调节的民间智慧和公益力量,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