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治理学校周边“小食品”还需“严”字当头
发布时间: 2023-09-25 来源: 作者:

廖卫芳


眼下,随着教育部等多部门发文喊停“校内小卖部”之后,学校周边的小超市、小食品店、小餐饮店等经营场所成了许多学生经常光顾的地方。据了解,学校周边的这些小卖部一般都“围着学生转”,学校开学,它也开学,学校放假,它也放假,而且也善于投学生“所好”,五毛食品、一元食品等“小食品”几乎应有尽有,比校内小卖部更难管理。


在学校周边的小卖部里,这些“小食品”既有山寨食品,又有垃圾食品,更有假劣食品,其安全问题也被屡屡曝光。可以说,这些“问题”小食品的普遍存在,对广大学生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存有很大的隐患。


因此,笔者以为,治理学校周边“小食品”,还需“严字当头”。首先,监管要“严督查”。市场监管、消保委等监管部门要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既要定期督查,又要不定期地进行明查暗访,让学校周边的小卖部自始至终地纳入到监管范畴。其次,执法要“严处罚”。一旦查获“问题”小食品,执法部门就应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该没收的没收,该重罚的重罚,该吊销执照的吊销执照,甚至给予“从业禁止”处罚,倒逼其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其三,学校和家长要“严教育”。一方面,学校老师要承担起教育的主体职责,不妨通过主题班会,或邀请食安部门上公开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问题”小食品的危害性,从而自觉远离小卖部,远离“问题”小食品。另一方面,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零食安全,通过常教育、常提醒,提高孩子的食品安全意识,引导孩子自觉远离“问题”小食品。同时,一旦发现孩子在校外小卖部购买到“问题”小食品,就要积极向当地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从而让“问题”小食品无生存土壤,无立足之地。


相信只要监管“严监管”、执法“严处罚”、学校和家长“严教育”,切实做到“严字当头”,就能有效治理学校周边“小食品”的安全问题,确保每一位学生的“零食安全”。


(编辑: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