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渔江:江夏古村,人杰地灵
发布时间: 2023-09-20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146)


渔江村鸟瞰。郑楚藩 摄

秀美的村容村貌。郑楚藩 摄

渔江村位置图。阿 龙 制图

渔江公社、渔湖公社旧址声金公祠。阿龙 摄

江夏林氏祖祠。阿龙 摄

江夏古寨“湖腹跨胜”门。阿龙 摄

渔江村委会。阿龙 摄

江夏综合市场。郑楚藩 摄


  从双溪明月公园出发,沿南河北绿廊西行4.6千米,折轮渡路、环市东路北行5.3千米,就来到渔湖街道渔江村境内。2023年夏末,记者一行走进渔江村,这是我们“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经过的第45个社区(村),也是进入渔湖境内的第2村。


  渔江村位于渔湖东部,东北与溪南街道新联村毗邻,东与溪南街道联光村相连,东南与凤美街道团友村相接,南与港口村为邻,西与渔湖社区、渔光村相交,西北和北部靠和美村。古有“四水汇一龙”的地理概貌,即东有渔洲、东港二溪,西有袁厝寨、西港二溪,汇集于渔江村前,西南流入榕江南河。全村总面积1.75平方千米,总人口 5084人,为林姓村庄。□记者 潘彬彬


  “四水汇一龙”之地创寨


  渔江村古称“江夏村”,俗称“港下村”,始创于明代宣德三年(1428),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据《揭邑化龙桥东林氏族谱》记载,福建莆田“九牧”林苇之十二代孙林岳于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与弟林准同登梁克家榜进士,初任龙溪县尉,调潮州府海阳县丞权揭阳令。林壮父(港口村始祖)之六代孙林西川,于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始创江夏村,为江夏村始祖。


  林西川生于明太祖洪武十九年(1386),幼年随父兄以江河为业,牧养鹅鸭于溪港之中,于南河之滨的溪涧上搭起一座草房,地名称为“洪吊闸”,从此林西川以读书养鸭为生。传说林西川当时与潮阳溪西欧村(今属关埠村)一位地理先生欧贞元为莫逆之交,欧贞元愿为他择地定居、创建乡寨。


  欧贞元经勘察,发现在林西川栖身之草屋后面百余步处,有一条似龙奔腾之状的高地,有4条溪河一同汇集在林西川草屋之前,向南流入榕江,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欧贞元将此地命名为“四水汇一龙”,并预测在此处创建乡里,将来男丁逾万,仕宦辈出,且能纵横三十里,外姓不敢欺凌。因此,欧贞元向林西川建议在这“四水汇一龙”之处创建乡寨,以“江夏”为乡名,预表“江聚千壑之泉源,夏沐万木之旺盛”之意。


  之后,林西川便依欧贞元的计划,先创“涂库”为家,再立向东寨门,今称东门,又在村西边南向立一寨门,今称大水门。后代子孙为纪念欧贞元建村功绩,于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建林氏祖祠时,于东门池之北立庙崇奉,门前横梁勒“恩公祠”,有江夏贤人林秀峰题联“青鸟惠我无疆福,白石铭君不朽功。”


  江夏古乡已有近600年历史


  江夏乡创立之时,向东不到一里有周厝(周姓)、纪厝(纪姓),向西则是塭内村、港角,是林西川之兄长林开创业之地,向南隔溪又有杨东围、杨厝沟村(杨姓),向北则有洪厝围(洪姓)、鸿岗村(卢姓)、沙浦村(萧姓)等。欲谋远大之业实属不易,但林西川却不以为意,认为要谋求大业必先以德化人,邻里乡亲,凡事三思而行,自然遂成心愿。


  当时仙阳姚玉观员外有田地数十顷在江夏周围,姚员外雇佃户耕种,奈何地多人少,土地成片荒芜。佃农深知林西川有宽厚之德,悄悄把许多田地让给林西川,相传在一夜之间就移动地界签石数十步,后姚员外闻知,向县衙控告林西川侵占其田地产业。当县令传见林西川时,见其相貌不凡,且知书达理,遂退入后堂与姚员外商议,表示其暗观林西川之才貌,将来必定为贵人,不如将姚员外之女嫁予林西川为妻。


  姚员外也乐意许诺,将在江夏附近的田地六顷余赠为随奁田,因此林西川创建江夏乡之后,果然成了一方之富。后代乡人不忘仙阳外祖的美德,至明代天启元年(1621),江夏乡建祖祠,特为外祖姚玉观设立神位,以资纪念。祖祠前门匾额题“林氏家庙”,楹联云:“一门忠孝垂青史,九牧簪缨达紫宸。”


  江夏古乡自创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贤达辈出,正如先人所赞:“公以一人之身,今成万人之祖。”


  位居渔湖腹部,曾为公社驻地


  明代,江夏村为林氏聚居地的正式名字,但因当地读音与港下接近,周围村民亦多称其为港下村。及至清代,俗名逐渐取代正名,至清乾隆编修《揭阳县志》时,所列渔湖都67村,港下村名列其中,而渔湖都图也标其村名为港下村。


  民国八年(1919),渔湖都划为7段(都下机构,大致与乡相似),港下划为渔江段所辖村落。渔江的名字自此开始,是取自渔湖和段辖域中最大村落江夏两个首字合成,其时,港下村的名字已悄然转回为江夏村。民国二十一年(1932),原渔湖、官溪两都范围合置为揭阳县第七区,下辖18乡,渔江段改置为渔江乡,分为14甲,江夏为其属。民国二十八年(1939),原渔湖都范围7乡重新调整为5乡,渔江乡改置为渔中乡,江夏隶属渔中乡。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2月建立渔湖区,全区划为12个行政村,江夏与口围、沟口、厚和陈、厚和郭、港角、塭内等村合置为渔江村,沿袭民国时期的段、乡的名字,村政府(其时行政机构称谓)驻江夏。1952年改称渔江小乡。1955年冬,渔湖区设5个中乡,渔江与新联、中联和阳美合4个小乡并为渔江中乡,中乡驻江夏村。1957年1月,渔湖区5个中乡合并为2个大乡。京冈、美港中乡并入渔江大乡,大乡驻江夏村。同年9月,渔江大乡与梅联大乡合并成立红旗人民公社,下辖13个高级农业社,江夏隶属渔江高级农业社,公社驻地梅兜村。12月,红旗人民公社改称渔湖公社,13个高级农业社改称管理区,江夏隶属渔江管理区。1959年3月,管理区改称生产大队,江夏属渔江大队。


  1961年2月,渔湖公社析为梅联、渔江两个公社,渔江公社驻地江夏村。这是江夏村首次成为乡镇(公社)的驻地,其时,村里的声金家塾、鼎元公厅成为公社的办公场所。今天,两座祠堂周围的墙体上还残留着20世纪60年代粉刷的语录和标语。


  1963年2月,梅联、渔江重新合并为渔湖公社,驻地仍设于梅兜村园林亭。当年冬,公社驻地迁往渔江村。渔江第二次成为公社的驻地。


  1970年,渔湖公社将所属15个大队调整为25个,渔江大队析出厚和陈、厚和郭、港角、塭内4村组建为渔光大队;析出口围和沟口两村合置为团友大队。渔江大队仅辖江夏一村。从当年开始,渔江和江夏已然成为一村两名了:渔江是大队(行政村)名,江夏是古村名。


  1972年5月1日,渔湖公社新办公大院在渔江村古官道(今镇前街)渔湖桥头建成,公社机关迁至新址办公。


  1984年,随着公社改置为区、大队改置为乡,渔江村(江夏村)与周边的港角、塭内、西庵前、厚和郭和袁厝寨6村合并,乡政府驻江夏村。之后,渔江历经乡、村委会、村公所等建制,江夏为其所辖并为驻地。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揭阳市和县级榕城区。1992年8月25日,广东省政府批准揭阳市在渔湖镇划出19平方千米设立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1994年5月9日,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扩至渔湖全镇。1995年4月,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在渔湖镇分设溪南、凤美和京冈3个街道。渔江村所辖6个自然村中,除江夏村外,其余5村均析出重置新行政村。渔江与江夏再次成为一村两名的村子:渔江是行政村名,江夏是古村名。


  2013年3月调整行政区域,渔江村隶属揭阳空港经济区渔湖镇。2022年4月,渔江村随同渔湖街道划归榕城区管辖。


  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名人辈出


  渔江村自古以来兴学重教,人文蔚茂,民风淳朴。创乡始祖林西川曾立下家训:“忠孝绍家声,诗书绵世泽;赖有贤子孙,斯文重出色。”之后,在近600多年的沧桑岁月中,“诗书继世、忠孝传家、清廉律己”的处世修身之道,深深地融入了每个林氏子孙的血脉中,代代相传,源远流长,也让渔江村才俊辈出。


  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乡人林春泽设立“书田”,奖励高中科第的乡人;其长子林一奇于明崇祯九年(1636)擢贡元,授揭阳县儒学训导。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乡人林懋烈被钦赐都察院右都御史;雍正年间(1723~1735),乡人林邦杰出任广西苍梧县令等。


  民国期间,渔江村更涌现出一批杰出人才,服务于祖国各个领域。据《渔湖镇志》记载,民国时期渔湖镇共有61位大学生(含11位留学生),仅江夏村就占了22位(留学生7位)。


  在现当代,渔江村更是才俊辈出,涌现了诸如创办揭阳真理中学的林建中,地理学大师、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奠基人林超,岭东著名书画家林受益,现任法国潮州会馆副馆长林东岩,香港潮属社团总团副主席兼九龙潮州同乡公会主席林荣森,著名书画家林汉杰,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林辉,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博士林浩波等一批名扬海内外的贤才。


  渔江村境内还保存着众多古建,如林氏家庙、襄叟公祠、秀芳公祠、春泽公祠、健祖公祠、德所公祠、业礼公塾等,其中,春泽公祠是大革命时期(1924~1927)中共揭阳县委第一次会议和揭阳县一区农会旧址,1996年4月14日被揭阳市人民政府定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揭阳革命的风风雨雨,印证着革命的光辉历史,系揭阳革命史的一个缩影、一枚徽章。这些古建筑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也见证了渔江村源远流长的人文底蕴。


  聚焦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进入新时期,随着城市发展,渔江村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发展按下快捷键,跑出加速度,乡村振兴换挡提速,驶入快车道。如今,走进渔江村,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幅美丽宜居、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图景:宽阔平坦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房屋,穿村而过的溪流,郁郁葱葱的林木,真正的绿水相映、满目青翠,老人们悠闲地在树荫下拉家常,少年们在文体广场肆意挥洒汗水,儿童们在村内健身器材区尽情玩乐……


  渔江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林荣炎告诉记者,近年来,渔江村通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建立健全网格化三级基层组织体系(村党委 — 网格党支部 — 党员联系户),把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紧密结合起来,聚焦村民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为前提,以村容村貌改善为重点,不断加快乡村建设步伐,优化村民生活环境,努力打造宜居生态新农村。


  “近年来,我们村全面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行动,围绕清脏、治乱、增绿等工作重点,先易后难,以点带面,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开展基础设施提质行动,建设公共停车场,做好村庄内四旁五边地面硬底化等工作,不断完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着力提升乡村颜值。”林荣炎介绍,为了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村里还围绕村民所需所盼、所急所忧,建设了江夏综合市场和江夏村文体广场,既满足了村民的就业、娱乐、健身等需求,也提升了村居环境的美观程度,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林荣炎说,江夏老市场曾经因为长期存在占道经营现象,成了当地一个老大难问题,之后渔江村以“创文”为契机,针对过去江夏老市场“脏乱差”等问题,认真研究,制订详细整改方案,最终建成了拥有142个摊位、54间商铺的江夏综合市场,为市场经营户及周边群众营造整洁有序的环境。而随着村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长,但苦于村里没有休闲活动场所,村民闲暇时光的休闲活动受到制约,建设群众文化休闲广场成为广大村民的迫切愿望,于是村两委多方征集意见、广泛筹集资金,建设了江夏村文体广场。广场由中心广场、周边绿化庭院、建筑小品构成,配套主舞台及设备用房(配电、供水、公厕、管理处),广场主舞台两侧设置文化长廊和凉亭,为村民营造一个清幽宁静的休闲运动场所。


  此外,为了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渔江村十分重视教育事业,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2022年,在榕城区委的统筹下,由空港第一初级中学和渔湖初级中学合并办学,并以林超先生名氏命名的揭阳林超纪念中学应运而生,并于2022年9月完成首期招生工作。同年,渔江村对渔江中心幼儿园进行全面改造提升,让幼儿园新面貌更加贴近儿童,尽善尽美,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成长与生活环境。


  “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切实推进产业园建设,目前已经完成前期的三通一平工作,就等有关职能部门将土地重新调规后再完善后续工作,同时村里也计划在原村委会办公位置建设渔江村党群服务中心。”林荣炎介绍,原来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年久失修,已成为危房,为优化村办公环境,提升村集体整体面貌,高质量服务村民群众,渔江村自筹资金300多万元建设渔江村党群服务中心,补齐村级阵地建设短板,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设计阶段,计划在今年10月底前动工建设。


  林荣炎表示,接下来渔江村将围绕“生态宜居、兴业富民、文明和谐”的总目标,坚持为民服务、为民办事,继续完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努力把渔江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