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读书进修让人生拥有更多机遇
发布时间: 2022-09-08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记者 林锐磊

  很多人认为“书到用时方恨少”,尤其是工作后发现行业变革日新月异,知识储备、人脉资源等方面很容易落在别人背后。面对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越来越多青年热衷报读在职研究生,希望以此提升学历学位,加强知识积累,进一步拓宽人脉资源,通过读书进修让人生拥有更多上升机遇。近日,记者采访一些已读或准备报读在职研究生的青年,深入了解青年群体对人生发展的不同看法。


  高学历新同事带来知识压力


  近几年来,我市很多单位招收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这些高学历人员的就业给不少单位的在职员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今年38岁的杨先生说:“去年我们单位招了几个硕士研究生,入职后就是四级主任科员。他们的知识储备比我们这些本科毕业十几年的人要多很多,并且科研工作水平不低。在这种情况下,和他们一起工作是有压力的。比如我是科长,在和他们研究一些工作时就得先认真充分准备,以防在某些专业名词的解读上有出入闹笑话。”


  相对于新入职的高学历人员,已工作多年的人往往胜在有工作经验,不会走弯路,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接触到的前沿科技成果比“老同事”要多,对一些行业的新变化、新态势有更新颖、更独特的看法。对此,在单位从事微信公众号发布的黄先生说:“公众号的发布内容和形式,如今和几年前是很不一样的。比如以前往往就是图片加文字,现在需要植入不少小视频。我们单位的新同事写文章还凑合,但能力比较全面,不仅能拍摄、剪接视频,还熟悉非线性编辑,同时策划的一些活动很新颖,容易引起他们年轻人的共鸣。”


  采访中,不少已工作十几年的中年人认为高学历新同事在以后的晋升上会比较有优势,面对这样的人群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缩小和他们之间的学历差距,报读在职研究生就成为很多人值得考虑的事情。


  希望事业能够更上一层楼


  从事养殖业的陈泽银说:“我父亲二十几年前办了一个养殖场,我大学读的专业就跟养殖有关。去年我报读了在职研究生,顺利入学。我觉得这条路走得对,因为我可以系统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能把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中,和教授、同学们共同讨论,得到了很多不一样的见解。然后,我再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自己发现收益挺大的。”陈泽银认为通过在职研究生这条路,他进一步拓展了朋友圈,积累了更多人脉资源,在拓宽市场、规避行业风险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他说:“我跟一起读在职研究生的同学相互交流彼此的工作、学习经验,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有些人还成了合作伙伴。”


  许智斌是一名律师,今年刚报考在职研究生,他认为自己应该趁着年轻多读点书,才能在律师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好。许智斌说:“当律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需要背诵的法律知识很多。民法典颁布后,很多案件的分析研判得有新的思路,在工作中慢慢摸索让我感到很吃力。能够去读在职研究生的人,都是对自己‘下得了狠手’的人,很容易从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能够进一步拓宽人脉资源,推动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小王是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她热爱戏剧,本科毕业后一直梦想能够再进校园读书。小王说:“艺术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日常教学活动满足不了我对艺术的追求。我很喜欢昆曲,但自学提升不了自己对戏剧的理解,也很难掌握更多的表演技巧。我本科毕业5年,家里一直在催婚,但我没有遇到心仪的人。我觉得自己不能再浪费时间,所以今年准备报读在职研究生。我相信,如果能够考上,我的人生一定会有新的发展机遇,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挑选专业不能随波逐流


  报考在职研究生是一件很花时间、金钱和精力的事情,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人在挑选专业时重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慎重考虑,同时尽可能获得家人的支持。陈泽银说:“我家里人对我报读在职研究生很支持,毕竟我不是去玩的,是为了推动事业更好发展。办养殖场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比如饲料的挑选、加工设备的购置、仓储场所的搭建等,都是不可小觑的事情。现在的科学养殖方法比我爸刚办养殖场的时候多了很多,不去进修是学不到的。我爸岁数大了,接受新知识的事情只能我去。为了接好他的班,让家里人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我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准备报考在职研究生的张伟亮说:“在职研究生的课程内容很丰富,一般既设有专业核心课,又设有拓展选修课。授课团队由教授、硕博导师、知名专家等组成。所以,挑选专业最好挑本科时所读的专业,这样上手比较快。我个人不建议为了混个文凭,盲目报专业,因为这样做往往会后悔,有可能坚持不到毕业。毕业后,只有获得硕士学位证和研究生毕业证,才能对日后的工作发展有帮助。如果连学位证都拿不到,那不如别去读。”


  在读公共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的小陈说:“在职研究生除了设有理论课以外,还设有实践课程,为学员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导师会带我们参加学习活动,比如学习论坛、名企参访等。主要课程有政府预算管理、公共政策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和我的工作比较搭边。我在公务员岗位工作了13年,很多工作以往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通过在职研究生的课程,发现了以前工作存在很多不足,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我觉得人确实得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不然,可能有一天领导想把你放在新的岗位历练,你自己都不一定接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