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明代惠来城建纪事
发布时间: 2022-07-04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彭 风 彭妙艳

  惠来是明嘉靖四年(1525)正式建立海滨新县,至今已近500年。其中明朝的113年间,相关职官前赴后继,对城池的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把其主要的建设作些勾勒,以之加深读者对于惠来县城、靖海、神泉三个古城历史的了解与认识,为今后的市政建设,提供若干有价值、有意义的参考。


  惠来县是明代嘉靖四年(1525)三月,开始在惠来都的境内建设的,故“惠之名以其都也,因以名县。”因为政官还没有正式上任,故县城兴工建设由守备程鉴、府通判陈硕其具体负责。第二年,知县蒋恩奉命执掌县城,县城建设为的阶段性成果,是建成县城周围共七百丈,高一丈七尺。


  嘉靖二十二年(1543),署县通判诸夑有感于城的东南角规制迫狭,于是拓宽四十四丈,这样,合旧城,县城总长达七百四十四丈。相关的配套也有增容,于是雉城达一千四百八十八堵,窝铺二十间;城楼四座,四门各设兵马司二间以寓守城军士。此次还挖城壕广一丈五尺,于东、南处设水关二个。


  嘉靖三十三年(1554),初建时开在“龙脊”上的北门,风水先生以为不利,遂填塞,县城仅剩东、西、南三门,北廓居民每到五月,产生某些不祥征兆,就对此“地脉不通”颇有怨言。至本年,知县游之光乃重辟北门于城隍巷,从此居民深感方便。


  县城地势,北高于东,东高于南。每逢大雨,南门一带很容易受湮。乃于三十六年(1557)九月“辟水关于巽方,以疏通水道”。


  县城自建置之后,雉堞圮坏日益严重,防御能力严重下降,士民相继请修,崇祯七年(1634),在知县林凤翥主持下,于十月大修县城。翌年春正月建西门月城,筑巩敌楼。这是因为县城的另外三个门都有瓮城,只有此门尚缺,突然发生海寇袭击,西门险象骤生,于是建筑瓮城“以壮堵御”。同时还于东北角增置敌楼一座。


  崇祯十二年(1639)春天,由知县陈咨託主持,再度增修城墙。这是接到上级指示各府州县“修炼储积”四事的命令后,知县陈咨託落实的结果。这一役,环城雉堞增高四尺,女墙增高二尺,城濠基址各砌以石。工程延续了一年多,至第二年才完成。为了配合这次修城,进一步提高防御能力,至十三年(1640)夏天,知县陈咨託捐俸大炮十门,飞铳百子等炮五十多门。清顺治二年(1645),潮州的明朝“逆寇”部队围攻惠来城,长达四月,幸城池巩固,守御有备,使“全城畡生”,民众于是归结为“皆昔时陈邑令先机绸缪之力,其功宜千秋尸祝也。”


  中间还有一个插曲,崇祯十三年七月,不知出于谁的倡议,而在县城东方开辟了“兴贤门”。但不久即发生武生林学贤“围城之变”。据说,此门一开,径口关的大风即横扫学宫明堂,无益于文明的含蓄。此外,门名“兴贤”,这就暗兆学贤围城之变产生。至清顺治十三年(1656),署县事刘文英就把这门塞了,修为敌楼。


  惠来的明城,除了县治之外,还有靖海城和神泉城这两个海防重镇。靖海城是嘉靖二十七年(1548)春天所建。城址于县域东南六十里海边,周围五百六十丈,高二丈一尺,设有四门四城楼,每座均有窝铺二间。靖海城面临大海,“最称要害”,故其建成后,附近村落民众再遇海寇骚扰,即依城为居,得以免难。在建城之后不久,有一段时间,倭寇大炽,乡村大都陷落,惟靖海屹然挺立,居民“全活甚众”,防御之功显著。


  另一城神泉,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夏五月。其址在县治之南十五里,周围三百丈,规模只有靖海城的一半,城墙高一丈三尺,开东、西二门,也都没有靖海壮大。但此城与县城的距离,仅为“一望”,如有海贼来犯,“呼吸立达”,所以这座水城,被目为“县之一外障”,地位也十分重要。


  进入清代,尤其是民国之后,诸能的防御功能日益缩小、消失,甚至在交通上成为障碍,遂逐渐被拆除,遗存下来的,仅有几段,不意却可在发展旅游事业上,发挥资源的作用。


  惠来明代城建过程中,也留下了大批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对于了解当时城池、街路、公署、学校等公共建筑的建设经过与意义等,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大部分还以碑刻的形式存在过,只是也大都消失了,否则,因撰者、书者的技艺及声名,那些都可以是今人不能不“宝之”的珍贵文物。这些作品,见之史志记载者主要有诸夑的《拓南城申文》,谌廷诏的《新开城河记》,方一凤的《新兴街记》,以及游之光、詹一惠、黄琮、林熙春等人关于文昌阁、城隍庙、儒学、尊经阁等的文章,构成了惠来明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认识惠来历史所不能忽视的。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