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一个稀姓,北宋编著的《百家姓》没有列入此姓,南宋王应麟编的《姓氏急就篇》也没有列入此姓,明代凌迪知编撰的《万姓统谱》和夏树芳编撰的《奇姓通》还是没有列入此姓,直到2008年学者贾学平编撰的《新编千家姓》,才在单姓按音序排列的Q序列里头8个读为que的行列里(却鹊阕雀确阙炔碏)出现却姓。
却(què,潮音kiag4(怯))姓,在全国约有人口18万,在各姓中排在第500位以后,占全国人口的0.013%.
却姓在揭阳只有1人(2011),在各姓中排第670位,占揭阳人口的0.000015%.
却姓来源,《新编千家姓》只表存在,没有标明姓源。但据笔者研究分析,这个稀姓出自郤姓,属书写错误转姓而来。
我们先来分析一个姓源郤姓的字义。
郤(xì,潮音kiah4(隙)),形声字。从邑,谷(què)声。本义:晋国大夫叔虎的封地,在今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郤的字义,本来就专指地名,为晋国大夫姬叔虎的封地。姬叔虎的后代以封地为氏,称郤氏。郤字后来又假借为“隙”,表示空隙、裂缝。在这个基础上,又延伸出“隔阂”和“小恙”两个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战国策·赵策》:“玉体有所郤.”
在金文、小篆的书写年代,郤的右偏旁为邑,到了隶书出现时,转为右阝旁,也即我们今天所写的结构,但偏偏这个字又与另一个字十分相似——卻.卻(què,潮音kiag4(怯)),形声字。从卩,谷(què)声。卩(jié),像人下跪,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作偏旁时,多与脚的活动有关,因此,卻的本义为“退”,即退却的意思。
郤在书写时,如不加辨识,就会转写为卻,因而,一些郤姓人就在不知不觉中因错写改为卻姓。
卻字在书写时,又有人写成了却,大概表声符的“谷(què)”与“去(qù)”音近吧,对此,《康熙字典》注解为,却是卻的俗字。后来,在书写时又再出现第3个字:□(左右结构,左:上乂下厷、右:卩,下用~表示),《康熙字典》对这个字的注解是“卻讹诈~”。的确,表声符的左旁“上乂下厷”,没有单独成字呀,是人们书写时以讹传讹写出来的别字。
195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颁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俗字却定为规范字,并明确将上述两字卻和~列为“却”的异体字停用。2013年国务院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仍将这两字列为“却”的异体字。
这样,由郤姓错写而成的卻姓,在汉字规范化后,就转为却姓了。却是常用字,姓氏读音自然也必须读为què,这个读音其实在错写为卻时就已经转成了。
今却姓主要分布于山西和台湾等地,两省却姓人口约占全国却姓总人口的57%.
却姓的历史名人有:民国时期杭州灵隐寺方丈却非(1873~1948),福建省泰宁县(今属三明市)人,俗名萧来德,字木旺,主持修建了翠微亭、春淙亭,并把天王殿用钢筋水泥翻修加固,使殿宇焕然一新。
揭阳的却姓居民落居于揭西五经富。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