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顶乡: 河畔良田育粮丰
发布时间: 2022-06-23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记者 池 妍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98)

顶乡村鸟瞰。郑楚藩 摄

顶乡村位置图。阿 龙 制图

顶乡村委会。池 妍 摄

川华公祠。陈宏波 摄

顶乡学校。池 妍 摄

文化广场。陈宏波 摄

寨前溪。陈宏波 摄


  从钓鳌桥往东,沿临江南绿廊东行9.5千米,来到西寨新兴路口,转南行1.4千米,来到天福东路口,再东行345米,就来到榕城区溪南街道顶乡村境内。


  2022年初夏时节,记者一行走进顶乡,这是我们“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经过的第20个社区(村),也是进入溪南境内的第3村。


  顶乡村东邻东寨村,西、北与西寨毗连,南至渔湖街道仁和村、坊桥头和玉宫村,进贤门大道、天福东路穿村而过,是靠近溪南街道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区的一个行政村。


  傍水而居,开基创业


  元末,漳浦(今属福建省漳州市)人陈振东举家迁来揭阳县渔湖都,选中了北河南岸这片土地,于此安居置业,后来形成了村寨,称西溪南(今西寨)。明洪武年间(1368~1398),陈振东第二子陈奇峰迁到西溪南东南侧地带定居,后亦形成村落。村子位于渔湖都中部地带,地势稍高,西寨港、东寨港等北河河汊均由南而北注入北河,因称为顶乡。经几百年发展,形成单姓村落,村民又美称村子为“仁嘉美村”。20世纪90年代,村里新建一批屋舍,遂把整个村子划分为仁德围、嘉和围、沟美围、嘉美兴围、东成围和后元围等6个围。


  古寨坐北向南,走在四面环水的老寨小道,只见民宅错落有致,溪水绕村而过,仿佛置身江南水乡。古村方圆2.5万平方米,寨外溪流环绕,四周围墙,开有大桥头、水门仔、后头桥、后寨门、西头门5个寨门,古桥4座,分别是大桥头桥、水门仔桥、后头桥、新厝桥,是名副其实的秀丽水乡。古寨从南往东至北到西有面前溪、大桥头、水门仔、后头桥、堤脚、后寨门、后寨门沟仔、西头、新厝后、沟尾桥。


  明朝中期,陈奇峰长子陈江叟的子孙于寨中央兴建涂库厅,为七间过大型厝格,后来分别建了逸祖公厅和顺祖公厅。清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在古寨南面建川华公祠,后再在川华公祠左右建仕祖公厅及荣宗厅等。村中呈现二祠十二公厅及二书斋格局。其中,保存较好的有川华公祠,坐北向南,开三山门,四合围土墙,盖灰瓦,座脊平顶,三厅二井二房四走廊。1946~1951年曾作渔北学校使用,学生来源于玉宫、仁和、彭南和溪南各乡村,后改名为溪南学校。再后来又作为粮仓使用,到了20世纪70年代为顶乡大队革命委员会和砖席厂合用,90年代又改为学校。2000年,村里对川华公祠进行重修,基本保留了祖祠的主要建筑特色。


  良种育秧,蜚声海内


  顶乡村地处榕江平原中部,土地平坦肥沃,河流交错,是一处可耕可渔之宝地。自古以农业为主,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水稻的种植和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旧时顶乡的农业是非常出名的,我们的祖辈先代培育出优良的水稻品种‘溪南矮’,因品种耐肥,抗病虫害,抗倒伏,高产量,成为当时全县农业推广的优良水稻品种。”谈起顶乡的农业,村干部陈宏波向记者介绍,20世纪60年代,村民陈财有、陈友储经过多年的研究、挑选和试验,培育出这个优良的水稻品种,并获得了丰收,使渔湖成为“良种之乡”的美誉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据1993年《揭阳县志》记载,陈友储(1904~1976),出身于农民家庭,童年只上过3年小学。16岁开始随父务农,兼营夏布。1949年,陈友储已是从事农业生产多年的老农,积累了丰富的水稻生产经验。他看到其时揭阳的水稻品种良莠并存,生产水平低,为创高产,用自己的土地,精心选育水稻品种,他以选择优良单株的方法,进行系统繁育、筛选、鉴定。1950年,从晚稻的“青枝绞盘”种中,选出耐旱、耐浸、适应性广、杆高115~118厘米、每穗平均85~95粒、结实率90%以上的晚稻型新品种,连续几年试种,面积逐步扩大,亩产达300~325公斤,最高400公斤,比当家品种每亩增产15~25公斤,其时,顶乡为溪南村管辖,村民称新品种为“溪南矮”。1956年起,陈友储先后被吸收到溪南乡农场、渔湖农科所从事选育水稻良种工作,1958年为华南农科所、1964年为广东农科院聘为特约研究员。1959年任县科协第一届委员。


  1959年,中国农科院院长丁颖、省农业厅长朱荣莅揭考察,对“溪南矮”予以肯定,评价甚高。是年末,陈友储代表渔湖农科所出席全县农业财贸群英大会。


  20世纪60年代初,“溪南矮”成为全省水稻高产品种之一,被大力推广。1963年全省晚稻种植“溪南矮”580万亩,一造增产粮食约10万吨。是年,陈友储被广东省农业厅授予选种模范称号,获奖金1000元。1964年晚稻全县种植“溪南矮”29.7万亩,占晚稻总面积65.5%。当年,陈友储被省评为先进生产者。党政的鼓励,群众的赞扬,给陈友储的繁育良种事业注入新的力量,他以渔湖农科所为基地,先后为国内10多个省区提供一大批“溪南矮”种子,并在顶乡村用660亩水田,为越南育出250吨溪南矮种子,为国争光。


  尔后,“溪南矮”经过一再提纯准复灶,一直使用至1978年,长达28年,效益巨大。1978年荣获汕头地区科技成果奖。1979年获广东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说起陈友储,村民不禁啧啧称赞:“陈友储是我们家乡的骄傲,后辈的榜样,他培育的水稻良种”溪南矮“,成为当时广东水稻的当家优良品种,为粤东地区农业产业获得了不少殊荣,也使顶乡成为当时全县水稻良种原产地。”


  崇文重教,耕读传家


  自古以来,顶乡村非常重视教育,文化底蕴浓厚,人灵地杰。早在清光绪年间就创办书斋两座,供子弟读书,其中,陈成启就中了秀才,为揭阳建造陈氏宗祠出谋献策;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陈秋惜、陈汉来、陈坤荣、陈木城参加北山游击队,陈秋惜被国民党杀害,光荣牺牲,成为革命烈士。


  在祖辈的影响下,“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好家风仍在今天的陈氏家族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顶乡村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先后成立顶乡村幼儿园,顶乡学校。记者了解到,2001年,该村集资并发动乡贤捐资130多万元,建成15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教室10多间,可容纳学生200多人。1992年,建成村文化室,藏书3000多册;同年,建成老人活动室,并成立老人协会。


  2018年8月18日,村里成立了“顶乡村慈善基金会”,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踊跃捐资。为发扬“奖教奖学,扶贫济困”的宗旨,村里每年坚持对学习成绩优异的本村学生给予表彰奖励,这一奖教奖学活动在乡贤的大力支持下,逐渐成为顶乡村一大盛事。


  2018年9月,村里成立了义工队,队员们经常利用每天早晨对村里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提升村容村貌。记者采访得知,自从村里成立了这支义工队,村民们的幸福感有了很大提升,文明实践活动也更丰富了。


  独立建制,始于设街


  从明代初年陈奇峰由西溪南迁至顶乡创村开始,顶乡虽然名字为“乡”,但其实作为一个陈姓片村存在于西溪南中,名字不被历代县志单独列出。我们从清雍正、乾隆和光绪3本县志中,均没有查阅到顶乡村的名字。但在建制上,仍为渔湖都西溪南村的一个片村。


  村子发展成规模后,虽美称为“仁嘉美村”,因顶乡名字被周围村子所熟知,仁嘉美名字就只作为村子的美称在本村流传。


  民国八年(1919),渔湖都划为7段(都下机构,大致与乡相似),西溪南连同东溪南和附近村子被划为溪南段。民国十五年(1926),全县基层改设为区(镇)、乡两级体制,溪南段改设为渔北乡。1949年12月15日,渔湖区人民政府建立,全区划为12个行政村,顶乡为溪南村辖属。1952年,溪南村改称溪南乡。1955年冬,全区合并为5个中乡,东仁和溪南合并为溪南乡。1957年1月,溪南乡与梅联乡,以及原渔江乡的中联、阳美村合并为梅联大乡。同年9月4日,梅联大乡与渔江大乡合并成立红旗人民公社。12月,红旗人民公社改名渔湖人民公社,同时将乡改置为13个管理区,溪南管理区为其一。1959年3月,管理区改称大队。在此后30多年的时间里,溪南历经了乡、村委会、村公所等建制,顶乡仍作为其辖属的片村。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揭阳市和县级榕城区。1992年8月25日,广东省政府批准揭阳市在渔湖镇划出19平方千米设立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1994年5月9日,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扩至渔湖全镇。1995年4月,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在渔湖镇分设溪南、凤美和京冈3个街道。溪南村连同附近的东仁、新联3村划归新设置的溪南街道。溪南街道采用地域较广且较古的“溪南”为名,并将街道办事处驻地设于溪南村。


  其时,溪南街道办事处将溪南村改置为西寨、顶乡和后石3个行政村。自此,顶乡由片村和经联社升格为行政村,踏上了单独建制的征程。


  2022年4月,顶乡村随溪南街道划归榕城区管辖。


  迎接机遇,加快发展


  创寨以来,顶乡村人勤勤恳恳,以农为业,勤俭治家。如今的顶乡村,笔直的街道穿村而过,一排排的新式住房错综排列。村内大部分农民已洗脚上田,经营起了微电机制造、茶叶贸易、塑料编织袋、建筑、五金塑胶、餐饮等行业,带动村民就业,增加村民经济收入,使得顶乡村经济蓬勃发展。


  顶乡村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持续推进乡村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改善村容村貌,加强各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不少成果。


  1980年,该村筹资建自来水工程,村民开始饮用自来水;1995年,改用揭阳自来水厂供水;2015年,全面更换自来水管道,让村民用上清澈、卫生的自来水。


  1987年开始安装固定电话,1998年,全村实现变电所供电照明,2006年,全村通网络。同年,该村还筹资100多万元建设了顶乡村公所。


  1992年开始,由村经联社牵头,村民捐资,企业家赞助兴建顶乡村道(长1000多米,宽6米,水泥路面),还先后修建村围道路(村前路、沟尾路),实现全村道路水泥硬底化。


  2007年,整治村容、村貌,清理溪河,修筑防水墙,溪河两岸砌石篱,安装护栏,整治村容村貌,实现雨污分流。同年,该村建成文化公园,占地面积15亩,园内种有树木花草,配套跑道、灯光球场、乒乓球桌和各种活动器材,方便村民健身活动。2015年在寨内增设灯光篮球场1个,并配备各种健身活动器材,成了村民休闲娱乐好去处。


  村党委书记陈炎忠向记者介绍,目前,村有户籍人口2058人,耕地面积约400亩。顶乡也是一个侨乡,村里的侨胞就多达上千人,生活于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柬埔寨等地。


  陈炎忠说,今天的顶乡村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进贤门大桥南引桥直通村里,进贤门大道延伸段过境,城市化的步伐近了,顶乡村也正快马加鞭,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