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河村以临近榕江北河得名。五六百年的历史,宛如滔滔东去的水流,而其间产生的文化现象,则是腾起的一朵朵浪花。
有几道溪流,从村中村旁穿过或绕过,北河是典型的水乡。那些大屋或者祠堂、公厅,大都面水而建,挖潭聚财;临水的土阜,竹树成林。略为空旷处,是列祖列宗的坟场,每到传统祭拜的日子,都有一群一群的孝子贤游,络绎不绝地赶来缅怀先人,以表达自己的感恩的情愫。
水的灵性,养美了女人,“棉浦(即北河主村)宫边,潭王(属隔岸锡场)花湄”出产美女,自古至今,从未间断;水的灵性,培植了灵工巧匠,自古至今,北河的砖瓦扬名远近;水的灵性,陶冶了墨客乐人,自古至今,北河擅长书法美术,以及戏剧音乐者,代有其人。
宫边围的节孝牌坊,是这个乡村最有影响力的文化遗存,虽然在规模上不是那么庞大、型制上不是那么繁缛,但是凝重地记录了这个村子曾经有过的贤妻良母,以及她的足以矜式的风范,与简朴庄重的张氏宗祠维系着敦宗睦族、报本慎终的祖先崇拜一样,这些含蓄着丰富道德观念的建筑遗存,是继往开来一代代北河人的精神家园。
虽然特产的金边杨桃已随城镇化而失去生存的土壤,但是这一转化而新生的现代产业更有强度地激活着乡村前进的脚步。
一把把火炬组成的长龙,蜿蜒于水乡夜空之下。古老的民俗,融入了新的祝福、新的追求。翻腾的浪花,跳动着乡愁,染上了时代色彩。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