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一次调座风波
发布时间: 2022-05-10 来源: 作者: 蔡树斌

学生座位的安排和调整,看似小事,其实牵涉学生在班级中所能获得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对班级整体发展和学生个体成长都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对于班主任来说,如何安排和调整学生的座位,是班级管理中一个非常具有考验性的问题。


我现在,正面对这种考验……


根据期初的计划,学生座位每两周按从左向右的顺序整组轮换一次,同时组内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再对调一次,其目的主要在于避免学生们长久以一个角度看黑板、以同一位置上课,从而有利于保护视力,调整学习环境。学生们对此都十分认可并形成了习惯,使计划一直得以顺利执行。现在已临近第一学期期末,我根据自己观察及个别科任老师反映的情况,经过考虑之后,认为有必要在常规化的座位调换的基础上,作一次更具针对性的全面而细化的座位调整。其依据主要是:第一,有小部分学生坐在一块纪律性较差,形成小范围的不良风气,有可能波及全班;第二,有个别学生坐在一起之后人际关系较紧张,不利于营建和谐共生的良好班风;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通过这次座位调整的机会,根据具体学情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配置,使学生们以优劣互补、帮扶有序、竞争与合作并举的形式坐在一起,促进整个班集体的和谐共生。


对于这个计划,我自以为百利而无一害,于是赶紧召集几个主要班干商量如何落实。令我意外的是,这几位班干听完之后,对这一计划并非如我预想中的一致好评、全力支持,而是有所顾虑。他们的顾虑主要在于,一是这样的调换几乎涉及每位同学,动作太大;二是大部分同学已习惯和同桌及周围的同学一起学习,一起讨论,早就形成比较稳定且有效的小组学习模式;三是已近期末,这样大的变动,恐怕会影响同学们的期末复习备考心态,产生不良后果。这几点顾虑并非没有道理,我虽有些迟疑,但仍坚信自己的计划将更具深远的意义,一定可以得到学生们的支持和配合,而负面影响将是短暂和局部的。在我进一步的阐述和劝导下,计划最终得以通过。


按我的安排,班干部先在班里进行宣传造势,使学生们有心理准备,然后我再重新编排座位表,让班干部在班里公布,收集意见,以便进一步加以完善。但一石竟激起千层浪,对于这一座位调整,班里的舆论导向竟是压倒性的反对!学生们反对的理由,概括起来与事前班干部的那几点顾虑基本一致,而且还添加了一点:这样几乎是重新编排了座位,完全打乱了他们的学习节奏和计划,全然不顾及他们的感受,因而无法接受。虽然我利用班会课等时机一再阐明制订这一计划的目的和意义,并强调实施的决心,但大部分学生仍无法接受,有个别女生甚至哭鼻子了。


显然,如果大部分学生不为所动,那么这座位调整也无法实施;如果是强硬推行,恐怕会激起更大的抵触情绪,在期末这关节眼上,我当然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在课间,不少学生三三两两地私下找我反映问题,希望我改变计划。他们随后又暗地里发动个别班科任老师和家长来向我表达对这件事的关切。这段时间中,班里的学习氛围变得十分糟糕,不少人满面愁容,甚至课堂上的听讲状态也变得消极……我深感焦虑不安。


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班级管理中如一味采取刚性化的规章制度化管理,缺乏柔性的人文关怀,必然会激发学生们的消极抵触;相反,如一味实行柔性化人文关怀,缺乏刚性化的制度约束,则导致班级纪律涣散。只有把刚性化管理与柔性化管理结合起来,采取刚柔并济的管理方法,使两者形成合力,才能产生1+1大于2的最佳效果,真正实现班集体的和谐共生。


于是,我豁然开朗。座位调整以促进班集体发展,这是刚性的一面;座位调整中要关照孩子们的实际诉求,这是柔性的一面。我只有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才能解局。


我赶紧调整策略……


在第二天的班会课上,我坦诚地向孩子们作了检讨:对于这次座位调整,虽用心良苦,但未顾及实际情况,所以才产生了矛盾。并作如下调整:一是仍按常规化进行座位调整;二是先对个别科任老师及同学们反映较强烈的座位作调换;三是暂缓原计划布置的座位大调整,留待期末考试成绩公布之后再决定,如整体成绩在全级中仍保持优势且有明显进步,证明原座位安排已是优化,本计划取消,反之,则坚决执行!学生们听完我的话之后,有短暂的愣神,随后便报以热烈的掌声,不少学生竟激动得击掌相拥,脸上又开始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看到眼前这场景,我暗暗舒了一口气,如释重负,我相信,和谐共生、蓬勃奋进学习氛围,又再次凝聚于我的班级中了!


(作者系普宁市第二中学教师)


(编辑: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