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搭讪直播”,卖的是隐私看的是无知
发布时间: 2021-11-26 来源: 红网 作者: 郑籽言

  ——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各大短视频平台开始兴起一种街头搭讪式直播,主播以各种噱头在商业街等人流密集场所随机与路人搭讪,并全程直播给设备另一端的观众。许多路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迫入镜,成为直播素材被众多陌生人“围观”,或是在明确拒绝的情况下仍被骚扰偷拍,成为直播赚取眼球的“爆点”。此类视频之所以能存在并“走红”,生产发布的主播逾矩在先,放任传播的平台兜底在后。但在当下买方市场流量为王的短视频行业,没有流量就没有生产,“搭讪直播”能在趋于饱和的短视频市场掀起风浪,追随此类内容的用户也难辞其咎。(11月23日 央视网)


  猎奇心理永远是主播和平台获利的流量密码,“搭讪直播”兴起的根源就是满足受众的好奇。直播中路人的真实相貌、在不知道镜头存在的情况下表现的“真实”反应、拒绝时产生的戏剧化效果,都极大程度满足了这种猎奇心理。受众乐于买账,主播自然愿意播,平台自然乐意放,公民隐私自然就在主播和平台“双赢”的利益之下被无情践踏,成为媒体盈利的牺牲品。


  而与充盈的猎奇心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众法律意识的淡漠和媒介素养的缺失。看到明确表示拒绝配合直播的路人被主播继续纠缠,直播间的用户更多保有一种“吃瓜看戏”的心态,热切围观,全然不觉其是对他人隐私的霸凌。看到主播以虚假由头骗取路人信任并套话,直播间用户对路人外貌和反应评头论足,全然不觉其是一种变相的凝视与暴力。单纯享受视频带来的感性刺激而不察其法律漏洞,消费被迫入镜路人的不快而无视其道德越轨,将此类低俗内容“捧红”的正是受众本身,而禁绝此道的关键也在于受众。


  受众意味着市场,意味着需求,需求存在,生产便难以禁绝。主播自律和平台规制只是末端干预,治本之策应是引导受众树立法治意识,培育高雅趣味,自觉远离此类内容。权威媒体深入普法,使受众产生法治意识的“抗体”,抵御无良媒体的信息感染。头部媒体提高内容生产能力,以优质内容充实用户生活,提高用户辨清良莠信息的能力。以受众的理性觉醒扭转短视频内容生产的低俗化趋势,让受众的理性选择实现短视频行业的良性进化,促进产业的繁荣。


  文/郑籽言(重庆大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11/25/1045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