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山墙记知
发布时间: 2021-10-18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彭妙艳 彭 风

  


  松山王土库山墙。彭妙艳 摄  


  所谓“山墙”,也就是一座房屋两边与外界分隔的墙壁,因中间锥挺,形似“山”字,故名。在粤东潮语地区,也称为“大埤”。


  因为造型、造法材料等的不同,山墙可以细分为几种类型,而声名、影响较大的有马头墙、镬耳墙、五行墙等。马头墙主要存在于古徽州、江南地区,镬耳墙主要存在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而五行墙则主要存在于粤东潮语地区。


  关于马头墙,过去有不少资料指出系明朝中期,在徽州担任知府的广东惠州博罗人何歆创造的,主要功能在于防火。后来的人,因为墙面折角不同,覆瓦形式不同,又把马头墙细分为几种,各种都有独特的审美趣味,有着不同的喜爱群体和粉丝。至于潮州厝屋五行山墙的由来,倒是没有一致的说法,某种意义上说,还未达成共识。


  日前重读明人王士性《广志绎》,其中一处关于山墙的记载,引起我们对于徽州山墙由来“传统说法”的怀疑,以及相关的更多的联想。


  王士性是浙江临海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在北京、南京、河南、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山东等地做过官。他喜欢游历,足迹遍及全国,每到一处都有深入的视察研究,记下的手札万历二十五年(1599)编为《广志绎》书稿,只是未及出版就去世了。其书不仅记述了各地的山川名胜、关塞险要、物产赋役等,对于民俗风情,也颇留意关注。故清初出版以后,即广为流传,为各地学者所重视。


  譬如该书卷四写潮州社会民系,有云:“潮州为闽、越地,自秦始皇属南海郡遂隶广东至今,以形胜风俗所宜则隶闽者为是。”还从地理方面进行分析:“南干自九疑(嶷)来,过大庾岭至龙南、安远,其夹汀与赣、夹建宁与建昌界,度分草而趋草坪者,正干也。至龙南不过安运即南行,接长乐、兴宁趋海丰入海者,分南行一支也。其南支似隔闽于东,广于西,故惠州诸邑皆立于南支万山之中,其水西流入广城以出,则惠真广郡也。潮在南支之外,又水自入海,不流广,且既在广界山之处而与汀、漳平壤相接,又无山川之限,其俗之繁华既与漳同,而其语言又与漳、泉二郡通,盖惠作广音而潮作闽音,故曰潮隶闽为是。”王氏的这个观点,历代的统治者也许都曾听说,但他们有更全面的考虑,故时至今日,潮尤为广东所辖,但这不能说明王氏的说法无理。


  诚然,这不是我们最关注的,我们关注的,是同卷中,王氏关于山墙的一段论述:南中造屋,两山墙常高起梁栋上五尺余,如城垛然。其内近墙处不盖瓦,惟以砖甼成路,亦如梯状。余问其故,云近海多盗,此夜登之以瞭望守御也。


  并不夸张地说,读着这段文字,是有些不由己性的震撼了。因为,这深藏于古籍里的百几十字,足以颠覆时下流行的马山墙存在于徽州、江南说,颠覆马山墙的造型为徽州知府所创造说,还颠覆马山墙的建设仅仅用于阻隔火灾说。


  因为文字明白地表现:第一,梯形如城垛的山墙,早在王士性万历写作《广志绎》之前已经广泛存在于“南中”也即两广沿海地区;第二、作为“南中”惠州出生的何歆自小见惯这些梯式山墙“城垛”,在徽州当官时为提高民房防火功能而推广,这和创造是两回事,徽州古城墙上设立他的塑像,以表彰它的创造之功,“创造”两字,应改为“推广”;第三、最早发明城垛式山墙,是为了防盗的“瞭望守御”而不是防火,防火是徽州一带移植这一山墙形式之后新增的。


  阶梯式城垛形山墙,是“南中”也即两广地区创造并长期使用着的,最迟至明万历时还十分普及。而徽州、江南一带马头墙的出现,如果现在流行的为广东人何歆所创造之说成立,则就可说是通过广东人传往江南的。但是,不知从什么时间开始,南中的这种马头墙原始性山墙开始“褪化”、简化为珠三角一带的镬式,粤东一带的“五星”(也即五行)式。估计跟抗风性差有直接关系,而且后来也建有专门用以瞭望守御功能的专门建筑可以防盗,阶梯式城垛形山墙乃在广东基本消失,这应该是入清以后的事。


  还应特别指出,明万历以前,闽粤沿海地区的民房屋顶都是灰瓦“阴阳盖”,万历之后才改为瓦垄式。而在与粤东潮汕交界的福建漳州地区,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屋顶阴阳盖,但靠近山墙者则采用瓦垄式的方式,因为瓦垄可供人行走。这会不会是《广志络》所描述“其内近墙处不盖瓦,惟以砖甼成路,亦如梯状”的造式遗存与改进呢?我们以为可能性是存在的。


  结论是:马头墙的前身是梯式城垛型山墙,为“南中”广东人早于弘治之前所创造,后来传播于江南;南中的墙式,则于入清后由马头墙变化为广府镬耳式和粤东五行式。


  这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史是应该写到,使其源流脉络客观真实。于是写此文作为提醒。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