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郑莘华:从揭阳到诏安,革命矢志不忘
发布时间: 2021-10-13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记者 蔡逸龙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68)


钟惠贞(郑莘华)1947年摄于诏安。林英男 提供

郑莘华故居旧址位置图。阿龙 制图

记者视频采访林英男先生。阿龙 摄

20世纪70年代初,郑莘华(中)与儿子林英男(右)和外孙女陈冬梅在杉浮溪3号旧屋前留影。林英男 提供

郑莘华晚年与4个子女合影。林英男 提供

揭东区霖磐镇桂东村刘氏大宗祠,抗日战争时期为梦花高级小学校址。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南诏镇东关街武德巷1号林氏宗祠,1949年中共诏安城关工作组机关所在地。


  郑莘华(1922~2016),祖籍揭阳椟松港墘,父亲是清末秀才、抗日侨领郑鼎新。她少年时期随父亲颠沛流离于汕头、揭阳、新加坡、广州等地,抗日战争时期返回揭阳,在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南委事件后隐蔽于揭阳桂林乡。尔后,随丈夫到闽南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她参与领导的诏安县城中共城关工作组为党组织传递情报,输送人才,为解放诏安做出了贡献。解放后,她返回揭阳工作,在教育战线上默默奉献了一生。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采访组在寻访郑鼎新时,以她留在《椟松乡志》上的回忆文章名字郑诗箴(族名)寻找她,未果。几经波折,才从榕城区老干部局留存的档案找到了她解放后使用的名字,与她的小儿子林英男取得联系,在了解郑莘华一生故事的同时,也找到了抗战时期揭阳县党组织发展壮大的一些细节,为地方党史增添了一些资料。


  穷人孩子,少小当家


  郑莘华一生用过4个名字:郑诗箴、林秀音、钟惠贞、郑莘华。晚年时,她的二儿子林乾男根据她的回忆,为她整理了一篇《郑莘华自述传略》,这篇自传得到了郑莘华其他3个儿女林娅男、郑若兰和林英男的共同核实。


  郑莘华1922年11月25日出生于澄海县蓬洲(今属汕头市金平区鮀江街道),其时,她的父亲郑鼎新(本系列上一站主人公)在蓬洲小学教书。因在椟松郑氏中排诗字辈,父亲为她取名郑诗箴。郑诗箴出生时,上面已经有诗群、诗笺、诗篇3个哥哥和诗经、诗书、诗学3个姐姐。因为孩子太多,在郑诗箴刚满3个月时,父母就把她送给舅舅林锦照做女儿。养父给她重新取名“林秀音”。


  养父林锦照是揭阳上义村佃农,靠租地主的地耕种维持生活,养母以挑盐卖盐贴补家用。在这样的家庭生活,林秀音从小就帮做家务,8岁时开始跟大人们去干农活。9岁开始念私塾。在读书的间歇,她还得在家里做“色纱”,贴补家用。——做“色纱”是民国时期的一种乡间手工艺活儿,通常都由家庭女孩子来做。


  1932年,10岁的林秀音随养母到汕头港乘轮船南下新加坡。养母是到新加坡讨生活的。其时,林秀音的亲生父亲郑鼎新在新加坡办学教书。养母把林秀音寄在生父家中,自己则去一个富有人家的家里做工,把赚到的钱寄回揭阳家中。


  家庭生活的不易和养母的刻苦耐劳,在林秀音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投身抗日,光荣入党


  在新加坡,林秀音入读生父郑鼎新创办的培道小学,恢复使用郑诗箴的名字。


  1934年,郑鼎新返国就任广州军政府编译处主编,培道小学交给长子郑诗群管理,郑诗箴随父母和兄姐到广州生活,就读于中山大学附属小学。养母也从新加坡回国,返回家乡揭阳。


  1937年夏,郑诗箴小学刚毕业,卢沟桥事变爆发了。不久,因编译处工作接近停滞,郑鼎新决定举家返回新加坡。郑诗箴没去新加坡,而是回到揭阳养母家,当年秋,她入读揭阳简易师范学校(校址在今揭阳市第二中学)读书。


  在揭阳简师,郑诗箴遇到了一位可亲的女老师——郑玲(本系列第60站主人公,第57、58站相关人物),郑玲的父亲郑唯一是郑诗箴生父郑鼎新的老师,这层关系让两人的师生关系走得更亲近。郑玲留学日本,抗战全面爆发后立即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她是“揭青抗”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校园内外领导爱国学生参加抗日救亡宣传。她又是抗日战争时期揭阳县第一个女共产党员、中共榕城支部书记、中共榕城妇女支部书记。在简师,除了郑玲,还有陈曙光、余天选两位女老师也是中共党员。


  在郑玲等老师的影响下,郑诗箴很快地加入到抗日救亡运动宣传中来,她参加了揭阳抗日妇女干部社会训练班。当时处于国共合作时期,妇干班是由国民政府统一组织的,场地设在揭阳一中(校址在今揭阳一中众智外国语学校),一期4个月,学员都集体住宿,每天学习时事政治和抗日道理,进行军事训练,练队列行走、跑步、卧倒、刺杀和射击等。


  在“妇干班”,郑玲任指导员,余天选任队长,陈曙光任副队长。这3位女共产党员连同陈德智一起利用这个有利时机,成立党支部,秘密发展党员。妇干班共办了两期,第一期妇干班有36位学员,第二期妇干班有100位学员。在党支部的培养教育下发展了很多女党员。这些女党员在广阔农村地区宣传、发动群众,同时在农村建立发展党的组织,撒下革命种子。


  1938年10月,由郑玲介绍,郑诗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在自传中回忆入党经过:“那天夜里,月色朦胧,我们悄悄集合在揭阳一中操场一个露天的角落,举行入党宣誓仪式。郑玲老师带领我们念入党誓词。参加入党宣誓的有余慧兰、王国清、王国香和我一共4人。后来成立党小组,党员有刘佩芳、林英和另外两个,我是小组长。”


  隐蔽乡下,收获爱情


  1941年元旦,党组织安排郑诗箴和郑爱辛到石牛埔南侨中学秘密参加潮普揭惠党内学习班。


  1942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又一次反共高潮“南委事件”爆发,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简称南委)机关及所辖江西、粤北、广西等省级党组织和几个主要交通站相继遭受严重破坏。为保存革命力量,潮汕党组织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停止活动。有一天,郑爱辛匆匆通知郑诗箴遵守纪律,立即隐蔽。党组织派她到下林刘村的梦花小学(校址设于今揭东区霖磐镇桂东村刘氏大宗祠)去教书,以教师身份为掩护。隐蔽时期,党组织指定一位名叫美华的党员与她单线联系。随即,美华来到梦花小学,将党的方针“偃旗息鼓,长期潜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传达给她,并要她在停止活动期间加强自我学习。不久,美华告诉郑诗箴,自己要离开揭阳一段时间,以后会再来联系她的。


  在失去党组织联系的时间里,郑诗箴一边教书,一边观察身边的同事,看看周围有没有跟自己一样隐蔽的党员。不久,她就发现了一位从福建来的男青年,思想进步、性格开朗。


  林楠,比郑诗箴大5岁,在教学之余经常阅读《大众哲学》等进步刊物,郑诗箴经常向他借书,暗中观察他是否为我党同志。两人经过一段时间交往后,林楠坦然告诉她,自己曾担任中共诏安城区党支部书记,这次是党组织疏散他到揭阳来隐蔽的。——其实林楠也在观察她是不是自己的同志。


  郑诗箴像找到了党组织一样十分欣喜,但她还是在一段时间后,再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林楠。两位党员就在梦花小学这个隐蔽的住所找到了党内同志,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不久,两个志同道合的青年恋爱了,并于1943年春结为夫妇。


  春节过后,林楠跟诏安党组织取得联系,上级因揭阳县情况相对复杂,国民党加紧搜捕共产党人,将他调到普宁教书。林楠跟妻子商量后,决定让妻子到诏安家中去,因为他的哥哥林士彬也是党员,尚未暴露,可协助她与党组织取得联系。


  3月的一天,林楠将妻子送到澄海东里一朋友家中,随后,林士彬来到东里,将弟妇接到诏安去。林楠则返回普宁继续隐蔽。


  诏城工作,迎接解放


  林楠的祖母姓钟,林楠让郑诗箴化名钟惠贞,这样,林家对外就可以说是祖母钟氏潮安娘家的侄孙女,嫁到林家来当二孙媳。


  钟惠贞的公公林仲姚是诏安县知识界的进步人士,“七七事变”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他积极支持儿子林士彬、林楠参加中共领导的革命活动,诏安城区第一个党支部就是以他的住所“武馆”为活动地址和联络点。他创办诏安补习学校,组织青年读书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进步青年,其中不少人走上革命道路。


  钟惠贞在诏安婆家住上一段时间后,乌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位人称沈瑞明表姆的交通员来到林家。


  乌山革命根据地位于福建省的诏安、云霄、平和3县的交界处,是闽南地区的革命指挥中心,中共闽南地委和中共云(霄)(平)和诏(安)县委就设于乌山山上。在认识了沈瑞明后,钟惠贞迫不及待地向她讲述了自己1938年入党,后来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特别托请交通员将情况转告乌山云和诏县委,并要求进山入伍。但后来,交通员带回答复:目前山里很困难,正在疏散部分人员出山,故暂时不宜进山。


  钟惠贞得到答复后,虽然有点儿失落,但毕竟已经与上级党组织联系上了,心里还是挺高兴的,便主动参加了诏安城里的抗日宣传工作。起初她参加抗日歌剧队,下乡宣传抗日。后来,又到城南小学教书。


  1949年春,全国革命形势发展很快,闽南地委和云和诏县委决定秘密成立诏安城关工作组,直隶于云和诏县委领导。县委派出联络员进城找到钟惠贞和林士彬,传达了地委、县委的决定,并布置了筹建工作。随后,钟惠贞和林士彬分头开始了筹建行动。不久,县委批准钟惠贞为诏安城关工作组组长,谢荣光和吴杰为副组长,成员有林士彬、沈柏森、涂金添,一共6人。


  工作组主要以林家内室为工作场所。根据县委指示,城关工作组主要任务是:配合乌山武装斗争,开展城区地下工作;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对敌开展宣传攻势;收集和输送情报,保护城区重要公共设施;团结和培养革命青年,向乌山根据地输送新生力量,也为接管政权准备干部;为乌山根据地采购和输送物资。


  工作组成立后,钟惠贞带领党员开展秘密活动,他们为了广泛宣传群众,向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宣传攻势,在林家大量油印传单,还书写标语,传单和标语都署上“中共云和诏县委”落款。夜里,钟惠贞指派一批男同志去散发传单和贴标语,从城关东门外到城西的大路尾。传单在县城引起了轰动,人们都在传说“夜里乌山有游击队进城了”,而标语也震慑了敌人。


  与此同时,工作组还组织青年读书会,目的是团结一大批当地进步青年,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会员们都亲切地称钟惠贞为“钟先生”。工作组分两批次将10多个革命青年从秘密渠道送上乌山根据地入伍。而留在工作组参加地下工作的,从几人发展到40多人。


  1949年10月1日,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时候,诏安县城还是国民党南下败退部队盘结的“地盘”,就连“福建省保安团”也都退据到城里来,负隅反抗的残渣余孽组织了“闽南反共救国军”,还胁迫诏安各大姓宗族出钱出人来组织地方武装。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钟惠贞把工作组编成4个分组,分头行动,一方面搜集国民党军政人员任命、武器部署和行动计划的情况,同时做好分化瓦解敌人的统战工作;另方面负责保护县城的电讯设备等方面设施,防止敌人溃退前进行破坏活动。为迎接解放军进城,她布置人员提前准备足够的粮食和燃料,以供给部队进城后使用。


  1949年12月12日午夜时分,人民解放军挺进诏安县城,诏安解放。钟惠贞带着诏城工作组的主要同志会见了县委领导,诏安县委书记武克对工作组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因为城关工作组已经完成历史使命,钟惠贞把全体成员和一批团结在工作组周围的革命青年名单交给县委组织部,以便县委为每一位同志重新安排工作。


  返乡寻亲,教书育人


  解放后,钟惠贞先后担任诏安县人民代表身份审查委员会委员、城关区妇女干部。林楠从潮汕解放区调回家乡,担任诏安县文教科科长,不久调任平和县文教科科长。1950年冬,钟惠贞调至平和第一中学教书,同时兼任平和县文化馆馆长,结束了夫妻两地分居生活。


  来到平和县工作,钟惠贞开始使用第4个名字“郑莘华”。她自1942年遵照组织安排隐蔽揭阳县梦花小学后,就与党组织失联,而两位跟她曾经单线联系的党员郑爱辛、美华,8年来她一直在苦苦追寻,她设想用名字引起关联(当年跟郑爱辛在一起时,她曾跟郑爱辛开玩笑说,辛字太辛苦了,还不如莘好),从而便于找到两人。


  但在福建,6年过去了,郑莘华没有找到两位关键党员,她怀念生活、工作过的揭阳家乡,也希望在家乡可以找到这两人,遂申请调回广东工作。1956年夏,郑莘华调到揭阳县河婆中学教书。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河婆中学时,她考进广州师范学院函授班学习,毕业考前到广州参加面授复习,并经毕业考试获得证书。在此后20多年中,她一直在揭阳县中小学教书。


  “文革”期间,郑莘华被打成“叛徒”,关进“牛棚”,挂牌批斗,备受折磨。而她在高校读书的大儿子林善男,被打成“反革命”,受迫害致死。调到广东一所中学教书的林楠,于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遣送青海劳改,直到1979年平反,于翌年去世。


  1969年冬,郑莘华得到平反,恢复教学工作。1975年,养母重病卧床,郑莘华请假在家侍候,直到老人家病逝,而她自己也劳累过度病倒,拖到年底,不得已,遂申请提前一年退休。


  光荣离休,晚霞晖映


  1983年,诏安县落实政策办公室的同志寻访到揭阳,找郑莘华调查有关1949年诏安城关工作组许多同志的情况,要她提供证明材料,郑莘华如实提供了证明。诏安县的同志明确跟郑莘华讲,根据你的情况,你完全应该获得离休资格的,你一定要写报告给县有关部门说明自己解放前参加地下党活动的情况。


  1987年7月28日,揭阳县人事局在核实了郑莘华的材料后,正式发给她离休证,但只是承认她参加革命的时间为1949年4月。


  为了获取自己1938年入党的证明资料,寻找郑爱辛和美华,成为郑莘华在此后离休生活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她曾上汕头、佛山寻访了两个同名的“美华”,但都不是当年单线相系的同志,直到1993年,她终于在广州找到当年的“美华”——杜若,50多年过去,两人见面,不胜唏嘘。杜若告诉她,由于当年疲于隐蔽、转移,党员的党籍资料弄丢了,她会积极向上级党组织如实汇报情况的。但因为时间过去太久,仅杜若一人的证明材料,没有被上级党组织认可。


  郑莘华后来想通了,自己参加革命和入党的初心,就是为国家谋强大,为人民谋幸福,1938年也好,1949年也罢,哪一个时间段还不都是自己革命历程的印证?!自己不也是在退休11年之后,才被组织确认为离休的吗!


  郑莘华自此不再纠结入党时间,醉心于晚年的离休生活,练书法,跟小儿子一道吟哦诗词,跟孙女探讨教学经验,其乐融融。


  2016年,郑莘华在揭阳病逝,享年94岁。


  记者在远程采访身在广州的郑莘华最小的儿子林英男后,林英男特别发来他写的一首怀念母亲的诗:


  远浦馀晖蔚落霞,楼台侍母忆韶华。


  身臞犹有三更梦,秋老难随八月槎。


  封鲊灵根长种玉,和熊薪火可传家。


  移炉扫叶松风起,榕水何年堪煮茶?


  榕城区老促会副会长陈文昭在了解了郑莘华的历史后,认为她的回忆录为抗日战争时期揭阳的党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他说,当年,因为隐蔽和对敌斗争工作的需要,一批共产党员埋没于乡野、外地乃至于海外,也因为事隔七八十年,当年的历史资料也难于搜集。郑莘华的回忆资料,从一个侧面上反映了当年青抗会、妇干班,以及南委事件后党员干部隐蔽场所等方面的情况,难能可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从揭阳到福建诏安,郑莘华一直保持革命的本色,并为解放战争做出了贡献。这也为地方党史研究提供了借鉴:对于外出参加革命工作的揭阳人,我们要加强与外省外市外县党史领域的联系,加深和充实本地的党史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