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历揭阳姓氏概略之710 历姓由来考
发布时间: 2021-07-12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阿龙

  历姓,虽是小姓,但却也位居全国姓氏前500名榜。然而,对于这个小姓的来源,网上好多资料常与厉姓混为一谈,笔者考证了诸多资料,觉得有必要捋清其源流,才不致与形近字相混淆。


  历(lì,潮音lêh8(雳))姓,在全国约有人口48万,在各姓中排在第421位,占全国人口的0.04%.历姓在揭阳只有1人(2011),在各姓中排第670位,占揭阳人口的0.000015%.历姓来源有二:1.出自歴山,属以山名为姓。歴山是古山名,据《史记·五帝本纪》载:“舜耕歴山。”言上古舜帝在未当上部落联盟首领之前,曾在此山耕种过农田。但对于歴山的今址,史学界至今没有定论,一说在今山西南部的中条山,一说在山东菏泽境内的历山,还有一说为山东济南千佛山。有居住于歴山者,以山名为姓,遂为歴姓。1956年,“歷”与“曆”两字一并简化为“历”,遂写为历姓。2.出自狄歷姓,属复姓简为单姓。狄歷姓则出自东汉末年北方游牧部落狄歷部落,属以部落名为姓。狄歷部落为春秋时期的赤狄部落的后代,又称为敕勒,至三国时期,因部落使用的车轮高大,中原人遂称之为高车。据《魏书·高车传》载:“盖古赤狄之余种也,初号为狄歷,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魏晋南北朝以后,狄歷成为部落群众的姓氏,后衍生出单姓歷姓。汉字简化后,写为历姓。


  网上一些姓氏资料,常将历姓和厉姓混为一谈,有的甚至称历姓源自厉姓,有的则称两姓同源,甚而有将历史名人厉温(汉代魏郡太守)、厉鹗(清代文学家)改姓为历温、历鹗的,莫衷一是。其实,在古代,历姓和厉姓除音同之外,两字之形,完全不相接近!


  上面谈到“历”的繁体字“歷”,其实仅是其中的一个。“历”最古老的字是“厤”,读lì,是个形声字,从厂秝声。据《说文解字》,其义是“治也”,即治理的意思。秝,读lì,则是个会意字,两棵禾苗并排在一起,《说文解字》注其意思是“稀疏适也”,即是稀疏恰当、疏密有章的意思。厂是古字,读hǎn,为象形字,指可供人居住的山边岩石突出覆盖处,凡从厂的字,都与居住有关,因此,疏密有章加上表居住环境的“厂”旁,就是环境得到治理或者治理环境也即“治也”的意思。后来,这个字承担的义项增多了,就有经历、理顺日月星辰序列的历法等方面的内容。于是,就步上了繁化的历程,人们给它添了个“止”旁在下面,成了“歷”表示经历,还表示时序历法。《汉书·律歷志》:“黄帝造歷.”说明到了汉代,歷还兼有历法的意思。后来,人们还是觉得不够用,又再繁化出另一个字“曆”来,专门用于表示日历、历法的意思。而在2000多年的书写中,原本最初的结构两棵禾,就被人转写为两棵木,于是出现了两个异体字:歴、暦,还有人将“歷”的下结构“止”改写为“心”,再添了一个“上厤下心”的异体字。


  历字有如此多的字形,比起鲁迅笔下的回字有4种写法还多!


  新中国的文字改革,第一步是整理异体字,将一批字形不同、字义完全相同的字合并为一字,减少了汉字的总个数。1955年底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就将上述的歷、 □(上厤下心)、歴3字,合并为“歷”(即舍弃后面两字);将曆、厤两字合并为“曆”(舍弃后面一字)。第二步是简化汉字,减少汉字的笔画数,同时再次合并意思相近的字。1956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将歷、曆两字简化为历,并且是可作偏旁简化的,即凡偏旁有这两字字形的,均可随偏旁简化,如沥、枥、坜等。


  而“厉”,繁体字为“厲”,则是因偏旁“萬”简化为“万”,从偏旁一并简化的,这一系列还有励、迈、趸、砺等字。需要指出的是,厲、勵两字简化为厉、励,却是早在民国时期的1935年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简体字表》中,就已经作了简化,只是其时战乱频仍,国民党当局没办法在全国推广这批简体字。直到1956年,新中国人民政府推出了更为完善可行的简化方案,才得以实施。


  回到我们的姓氏主题:繁体字歷(历)姓和厲(厉)姓如此不同,又怎么会是同一个姓呢?


  今历姓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和贵州等地,3省历姓人口约占全国历姓总人口的50%.历姓的历史名人阙如。


  揭阳的历姓居民落居于揭东曲溪。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