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英歌:普宁亮丽的文化名片
发布时间: 2021-06-07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蔡烨华 陈秀纯 张潮明

  


  普宁英歌舞是一种壮美阳刚的汉族男性群体舞蹈,主要表现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豪情斗志和英雄气概。李铮锋 摄


  “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宁英歌”。普宁英歌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舞蹈样式,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它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深受群众喜爱和推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自20世纪50年代晋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艺术汇演,享誉京华。此后,以南山英歌为代表的普宁英歌活跃在大江南北,并多次走出国门,频频亮相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等大型国际活动,获得了多方赞誉,其在精神、社会、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普宁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群众文化蓬勃发展,普宁英歌遍地开花


  普宁英歌舞是一种壮美阳刚的汉族男性群体舞蹈,主要表现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豪情斗志和英雄气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其风格刚劲、威猛、粗犷、豪迈。动作语言洒脱、简练、干净、利落,情感表达热烈奔放,舞姿英武威风,律动迅猛流畅,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一朵瑰丽之花。


  普宁英歌,较其他各地更为突出地将舞蹈、南拳套路以及戏曲演技熔为一炉。只见表演者配合着忽紧忽缓的锣鼓点和众人如雷贯耳的吆喝,双手挥动彩色木棒,并不停地交错翻转敲击,一步一呼地边走边舞,呈现着以“长蛇挺进”或“双龙出海”等18种套式的队列变化,整个表演过程气氛欢腾热烈、令人目不暇接。舞英歌还被认为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深受群众喜爱和推崇。能进英歌队,在舞者来说是一件很光荣的事。而看英歌,则被视为能沾上好运,因此,每逢英歌舞起,观者和舞者都被笼罩在一种崇高之中……据了解,目前全市较具规模的英歌队有70多支,其中,以流沙西街道南山英歌较负盛名,带动全市各地英歌舞传承、表演活动的广泛开展。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每年春节,特别是农历正月初二、初三的全市性大型迎春文娱活动,普宁英歌是不可缺少的“重头戏”,也是最容易唤起海内外潮人乡愁的民间舞蹈。如今在普宁城乡各地,可以说普宁英歌遍地开花。最为热闹的是每年农历春节、元宵期间,或一些重大的节庆之日,英歌锣鼓响遍城镇村寨,英歌舞姿在大街小巷腾跃。男女老幼闻声而至,群情鼎沸,到处人山人海,呈现一派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


  2014年2月,首届普宁英歌文化节在普宁广场举行,全市有50支英歌队参加了演出。同时,举办了普宁英歌文化与艺术讲座暨大型图文集《普宁英歌》出版发行仪式、普宁英歌脸谱与服饰道具展示、普宁英歌及民俗文化摄影展及英歌音乐会。2014年5月,香港亚洲卫视专程采访普宁英歌,为普宁英歌走向世界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宣传。


  2019年2月,第二届“普宁英歌(民俗)文化节”举行,南山、泥沟等8支英歌队在开幕式做精彩表演和巡演,全面展示普宁英歌的风采以及普宁民俗文化的广泛群众基础。普宁英歌从原先的民间自发,发展到今天已经阔步走上新时代文艺大舞台。


  对外交流丰富多彩,普宁英歌蜚声中外


  以英歌为代表,普宁市多次被命名为“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9年,普宁市流沙西街道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为全国获命名的175个县(市、区)、乡镇(街道)之一。这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第三次花落普宁市。流沙西街道作为英歌之乡,共有南山社区、赤水村、赵厝寮村三支英歌队。早在1953年,南山英歌队与咸寮、涂坑村选派10多人组成普宁英歌队代表广东省赴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艺术汇演,享誉京华。此后,以南山英歌为代表的普宁英歌活跃在大江南北、多次走出国门,在全国、省级广场舞、民间舞、艺术花会、民间艺术汇演等比赛中获得金奖、银奖。并多次应邀参加各类大型节庆、研讨、传播、交流等活动,充分发挥“普宁英歌”品牌效应,继续努力把民间优秀传统艺术推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建设广东文化大省、揭阳文化大市,提高普宁知名度,构建文明和谐家园做出积极贡献。


  2005年10月和11月,普宁南山英歌队分别参加第七届亚洲艺术节街路巡演和首届广东省国际旅游文化节暨岭南民间艺术汇演,荣获金奖;2007年11月,南山英歌队参加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作开场表演;2008年8月,南山英歌队随“广东文艺奥运军团”抵京,在天安门广场的6分钟表演惊艳世人;2010年7月,南山英歌队应邀参加上海世博会“广东周”演出。此后又先后应邀参加成都国际非遗节表演、广东省军民大联欢迎春晚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潍坊国际风筝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揭港英歌文化交流活动等。也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的《远方的家》《走遍中国》《中国影像方志》栏目专访。2019年5月代表普宁市参加北京世园会“广东日”开幕式表演,并与国内外文化代表团交流及展演活动,展现了普宁乃至广东文化实力的风采和魅力,屡获各项金奖和表彰,深受各界好评,蜚声中外。


  传承保护卓有成效,普宁英歌后继有人


  多年来,普宁市委、市政府按照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部署,把着力打造和弘扬、振兴普宁英歌这一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重点文化工程来抓,全力实施一系列保护计划和措施,使古老的民间艺术薪火相传,焕发出新的亮丽光彩。


  2014年2月,原创歌曲《英歌》拍成MV在首届普宁英歌文化节开幕式上首播,之后在普宁电视台及多家自媒体平台上展播宣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15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广东省传统舞蹈(英歌)研究教育基地”在流沙西街道南山社区挂牌,就英歌舞的服饰、脸谱、步法等如何与现代舞蹈及舞台艺术相结合进行探索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同年9月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与流沙西街道南山社区进行英歌队交流,拓宽了思路;2019年3月,普宁英歌文化研究会成立,标志着普宁英歌艺术研究迈进新时代。广东省文化馆原馆长、舞蹈专家杨明敬和普宁英歌国家级传承人陈来发、省级传承人张伯琪等,围绕“普宁英歌文化与艺术”主题不断总结研究交流,促进普宁英歌文化的传承及表演水平的提高……


  此外,“英歌进校园”的试点活动也成效明显,尝试将普宁英歌传承的着力点前移,传承人走进幼儿园和小学手把手传授英歌,建立了幼儿英歌队、少年英歌队,让优秀传统文化从小扎根孩子们的心中。流沙西街道南山小学2019年和2020年分别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和“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目前,全校2000多名学生人人都会跳英歌舞。此外,传承人还积极到普宁、汕头、潮南等地培训青少年学英歌、画脸谱等。2011年1月,普宁和寮少儿英歌队参加广东省第八届少儿艺术花会获金奖。2016年8月,普宁流沙第二幼儿园幼儿英歌队参加广东省第十届少儿艺术花会展演获铜奖。


  目前,普宁市正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刚劲豪迈、勇于进取、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歌精神,推动普宁英歌这一既古老又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民间艺术快步走向全国,迈向世界,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