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榕水,环抱城邑,是造化赋予揭阳这座古城得天独厚的天然禀赋。岐山即黄岐山,位于市区北郊,因“土色黄”而得名,它如一道绿色屏障,守护着这方日升月落、生生不息的烟火人间。
黄岐山不高,主峰海拔292米,“山不高而秀雅”,林木葱茏,曲径通幽,山泉清冽,四时风光不同,晨昏阴晴异态,自有一种小家碧玉的美。
黄岐山是一座历史之山。在这里先后出土了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和春秋时代的石锛、石镞、穿孔石斧、陶器碎片等文物,告诉人们揭邑的先民曾在此劳作、生活过,而后从这片山林走出来,繁衍生息,开拓出越来越广阔的天地。
黄岐山是一座文化之山。名人胜迹、碑文石刻摇曳多姿,留下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宋进士陈希 (揭阳渔湖人)曾在山中的崇光岩读书;明朝末年,“潮州后八贤”之一的罗万杰也选择隐居崇光岩习禅学。山中建八贤馆、谢翱纪念馆、宗颐亭,传扬“潮州前八贤”、南宋爱国诗人谢翱、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文化精神。
黄岐山还是一座有情之山。山中有两处世人熟知的景点:月容墓与侣云寺(原称侣云庵),与明朝一位江南女子有关。江南扬州女子黄月容为进士冯元飚之妾,冯任揭阳知县,月容渡岭相随,屡屡助夫破案,深为冯所倚重,也为邑人所尊敬。冯的正室苏氏因妒生恨,趁冯出差之时毒酒害死月容。冯元飚筑月容墓于黄岐山之麓,并建侣云庵、撰铭铸钟于庵中,以寄悲痛之情。月容在揭生活不过四年,柳絮般的命运令人嗟叹,但人们更感念她在揭岭留下的善迹,她的名字和故事在地方历史长卷中留存下来,与许多光耀揭岭的盛德贤人一样,为后人传颂。数百年来月容墓香火不断,侣云寺晨钟暮鼓,在青山古树间回荡不绝的,始终是邑人对这位聪慧的异乡女子的敬重之情。
如今,落日时分登上黄岐塔,见霞光映射塔身,层林尽染,叠翠浮金,揭阳古八景之一“黄岐夕翠”之美依旧动人。俯瞰山下,榕江如玉带,楼台星罗棋布,光景常新。山城相依,穿越风雨,在揭阳人心中,黄岐山凝结着揭阳人的精气神,既有自强不息的拼劲,也有崇文尊贤的美德。任沧海桑田,岐山不老,因为它用缄默的力量,为揭阳人提供了宽阔深邃的思想空间和永远向上的精神高度! 黄 鹂/文 郑楚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