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揭阳古代的“过年”
发布时间: 2021-02-22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彭妙艳

  


  围炉。


  拜年。


  回娘家。


  营灯。


  历经多次的“移风易俗”,古今的“过年”,从形式到内容上有诸多的变化。这里从古籍中勾辑揭阳古人“过年”的习俗,作为今日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侧面的参照。


  祭祀先祖


  古人把“过年”称为“元旦”,其时段从旧年除夕到元宵,或者“至二月乃止”,各地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尽统一。但是不管把日子定多长多短,其活动内容中,把祭祀先祖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这是各地都一样的。


  康熙、雍正两版《惠来县志·风俗》记“过年”“除夕”条称:“除夕,祖先祖”;“元旦”条,也以“祀先祖”开头。


  乾隆版普宁县志记载这一活动时,更具体到祭祖的时间节点,是“元旦昧爽”,即黎明时分,就要动作了。比普宁县志稍慢二三十年的编修的《揭阳县志》记载这一风俗,“除夕”条第一段为“祀先”,“元旦”条第一段为“祀先”。由之可见,整个揭阳地区,重视过年的祀先祖是没有二致的。拜祖由除夕至初二,正月初一祀先“馔用斋”,即用素菜祭祖,也完全相同。而且这一习俗,非但揭阳,周边的潮州、梅州也相同;非但古代,时至今日,揭阳市区广大农村依旧传承这一传统。现代梅州籍著名诗人、雕塑家李金发在《浮生总记》的回忆录里,也写到他的家乡梅县有着正月初一“食斋”的习俗。有人解释,之所以当时推崇此俗,在于它有提示人们在新年里做好积德行善的事。


  而“初二早,祀祖先用荤”。这一改变,即是用于改善一下节日饮食质量,同时也在于鼓励家人、族人,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奋斗。


  拜年贺年


  如同祭祖,拜年也是过年不可或缺的“传统节日”。


  揭阳旧志,把这活动用“族里咸相过,崇饮为欢,至五日方止”表述。普宁志相对就具体得多:“礼神祗毕,长幼以次拜贺。其邻里族党姻戚,皆登门致贺,曰‘拜年’。拜年不限于元旦,近者初二,远者虽初四、五亦可往拜。惟初三日送穷不拜。女出嫁者,皆于初二日归拜其父母。”


  拜年在清初以前,叫“贺岁”:“长者酒食相款,幼者传柑餽遗。”柑以形似,被称“大吉”,以大吉给亲戚拜年之后,至今仍传。


  大概从近代起,拜年中又有了新妇给长辈“扛槟榔”(槟榔以青橄榄代替)的习俗。一般的人家,也都会在客厅放置一盘青橄榄以接待上门拜年的客人,这也是从古代“传柑餽遗”传下来的雅俗。


  贺年也包含“围炉”。在除夕进行。其过程是:在祀先祖,“爆竹以辟邪气,家中各房舍皆点灯彻晓”之后,“男、妇环聚守岁。”普宁旧志对这的记述,则是“过年,富室或围炉张灯,爆竹达旦。”由之推测,围炉是“富室”的事,贫民无法办的。时至今日,围炉不但十分普遍,而且有点过时,许多家庭,都把这一庆祝过年的宴饮活动搬到酒店去办了。有的连同祀先的香炉也“请”去,先前因贫连围炉机会都没有的先人,共享着此等幸福生活,冥冥之中,乐得“合不拢嘴”了罢。


  迎神游艺


  迎神游艺,是揭阳传统过年的最重要活动。


  “起兴”节点,各县不尽相同。但热闹非凡,而且绵延整个正月,却几乎是一样的。


  以惠来县为例:“立春先日,盛结彩棚,扮景装狮,鼓吹出东门宴迎土牛,老幼观者塞途。及归,竞掷土牛瓦相哄谑,并视土牛与芒神色相,辨是岁风雷雨旸之候。鞭春日,或拾牛土,谓可压邪”;“元夜十一起,各家祖祠暨诸神庙张灯宴饮,逐队嬉游,花爆秋千,或作灯谜招游者猜矣。十五以后各社鼓吹迎神不分昼夜,灯烛彩杖,招摇衢巷,仍扮演梨园,至二月乃至。”演戏、扮景、打谯、抛锣等以为人所喜闻乐见,历经三四百年而传承下来,而且不少还被评为各级非遗项目,得到保护。


  在普宁,同样有立春一日由官方组织的鞭春牛活动;自正月十一日迎神之后举办的各类庆祝活动:“自十一起至十六、七止,城市街巷以至乡寨皆点花灯。寺庙多有灯会,放大梨、金菊、兰、落地梅等花……十一夜妇女度桥,投瓦砾土块,谓之度厄。”洪阳正月十一夜“妇女度桥”之俗尚在,与榕城同类活动一样,由“行头桥”易称“行彩桥”,也已被公布为非遗项目了。


  揭阳古城是揭阳市历史上最富庶繁华之地,其过年的迎神游艺,固然也最隆重、多样。其中,部分与惠来、普宁的庆祝活动相同,一部分为“自创特有”。主要者是立春前的鞭牛、初四迎神、初五以后的傩、上元的张灯树、放烟花、扮八景、舞狮子、猜谜语等。


  关于迎神与傩(驱疫逐鬼仪式)、行彩桥的盛况如下:“四日之神,各设果酒于诸神之前,俗谓‘迎神下天’。五日以后,乡人傩,谓之禳灾。县、市亦然。士民扮演故事,备极华丽,以迎关帝、城隍,遍历街巷。”;“上元张灯树、放烟花、扮八景、舞狮子,坊间俵谜,士民集而猜之,中者有赏。妇女、儿童度桥投块,谓之渡厄,或采青拾瓶嘴以归,取义宜男。乡村架秋千为戏。斗輋歌,善者胜。元宵后送灯于晚嗣者,乡村送秋千作,欢饮彻夜。”


  如果把传统过年活动中那些精粹的部分传承,并加以有序的组织排比,揭阳的过年可能非止热闹两字所可形容。故记历史梗概如上,以为观风察俗者得之。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