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年节文化也宜与时俱新
发布时间: 2021-02-08 来源: 作者: 彭妙艳

 

  年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也有如何传承的问题必须面对。

  年节文化,也是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风俗,可以分开来认识,其中“风”的部分,是时尚、流行的意思,它往往来得快,也变得快,存留时间,可能会有一些日子,但更多的是稍纵即逝。至于范围,也不会太大,往往在一个地方“吹”了一阵,不太久却就销声匿迹。

  俗却不是那样,因为它是方式、习惯、观念、制度。一经形成,就会稳定,延续而成传统,它的范围,也一般较大。而年节文化里,就常常包含“风”和“俗”这两大“板块”,于是,既要无条件、有意识地传;同时,也要有选择,有条件地“承”。只有与时俱新地过节,这节的文化才会在不断的融新中,而更有时代精神与气质,从而更具化人的价值与力量。

  这也跟年节构成元素的“适用”与“过时”有关。以春节为例,这是新旧年之交,一个亲人团聚、感恩旧岁,开启未来的重大节日,在过去,先人设计了许多适应这种主题表达的节日礼仪及环节,这些礼仪与环节中不少以其具有的先进性而不可“破”,如家人团聚、祭拜祖宗、访探亲友,敬老爱幼等内容,都已成为近乎信仰性的习惯,成为几百年来,不管遭遇什么情况,都没有改变的集体行为观念。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在对待生活上态度的变化,而在形式上有了很多革新,像登门拜年这一“传统项目”,自从电信实业发达,人的交际圈扩大、交际量扩大,已被网络的相关方式所代替,既保持原有的情感联络,而又节省了大量时间、费用,因而深受欢迎,逐渐变为主流。

  除了“云拜年”之外,还有许多仪式搬到“线上”,乃至没能回乡的人借此寄托对于先祖、先贤的感恩与缅怀。因为防疫,取消了诸多类型的民俗群体活动,因为对于大家的健康保障都有好处,所以也为群众所乐于接受与遵守。

  这反映了,尽管是根深蒂固的年节传统、习俗,也绝非就应一成不变。重要的是,节日的受众的期望与感觉,如果他们从现实出发,觉得有着更能适合过节的方式可吸收,是无妨因此而对旧有但落后的部分因素进行“调整”,这样一来,节日就更有新鲜感,更有参与性、更有吸引力,而产生的影响也就更正面、更有力。

  有一定经历的人,回顾过去节庆或大或小的变化,以及其对自己影响的深浅迥异,一定深有感触。

  最后,想说的话是:为了能够更快乐,顺其自然地与时俱新地与节日交集罢。这样,门楣上“欢度春节”的横批就不会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