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神态毕现 入木三分
——枫溪人物瓷塑《十五贯·访鼠》欣赏
发布时间: 2021-01-25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曾广锡

    


  瓷塑《十五贯·访鼠》。林鸿禧 作


  徜徉广东省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陈家祠)的陶瓷藏品展厅,驻足于一玻璃橱前,里面陈列着《芦林会》《闹开封》《十五贯·访鼠》等三组以戏曲人物为表现题材的潮州枫溪瓷塑,全都出自潮州第一代瓷塑艺术家林鸿禧(1928~2009年)之手。其中前二组是小瓷塑,后一组的《十五贯·访鼠》在1957年创作的,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赴京展览并获全国美术瓷塑一等奖,1960年被该馆收藏至今,这就是林鸿禧当年一鸣惊人之代表作,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中央、省、市电视台、海内外报纸等媒体都广为介绍。光阴荏苒,转眼不觉几十年就过去了,今在这里再次欣赏这一名作可谓倍感亲切!


  枫溪瓷塑造型精致细,形象逼真,以其清新秀美的艺术效果,鲜明的地方特色,在我国陶瓷雕塑艺苑中,成为一枝永不凋谢的奇葩。林鸿禧是对继承和发展枫溪瓷塑艺术有重大贡献的一位艺术家,他善于从戏曲艺术和潮州泥塑艺术中汲取有益营养,捕捉人物瞬间的神情及其内心世界,看过舞台上“访鼠”一幕的人们,从这《十五贯·访鼠》的瓷塑上,仿佛看到了剧情的再现。你瞧,高23.4厘米,五绺黑须飘洒的况钟盘膝稳坐板凳,上身微倚,手指比划着折扇面,似在测字观枚,实则两眼斜视,直逼娄阿鼠,犹如双箭穿胸;而高21.4厘米的娄阿鼠,尖嘴猴腮,坐立不安,左脚着地,右脚屈膝半蹲于凳子上,双手前伸,垂下十指,目瞪口呆,状如偷油欲逃的老鼠,那虚疑畏惧的心里被刻画得神态毕现,入木三分。两个人物动静相衬,一个料事如神,稳坐钓鱼台;一个疑惧万状,如瓮中之鳖,从而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生动传神的作品当年在北京展出,在工艺美术界引起了轰动,赢得了很高赞誉,林鸿禧也由此在艺坛显露了头角,声名远播。就拿作品的彩绘来说,现在一些书籍里所刊登的图片,在娄阿鼠着地这只脚边有两个作者篆字印章,况钟的帽和衣袍是白色,娄阿鼠身着的却是黑色的,这是林鸿禧于1981年重新塑制的。而今读的这作品中况钟的帽和衣袍是灰蓝色,娄阿鼠的却是深褐色,且分别在其左右肩上还有两块补丁,况且那个年代的工艺美术作品几乎都没有署作者姓名,所以可见这就是参展获奖的原创作品了。


  说起这件《十五贯·访鼠》艺术品的塑造,据40年前的有关资料介绍,还有一段有趣的来历呢。1956年昆剧《十五贯》的首次演出轰动了全国,由此创造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奇迹。当时还不满三十岁的林鸿禧,多么想把这出反映人民爱憎而又脍炙人口的戏曲用瓷塑表现出来,可是当时潮汕地区尚未上演此戏,林鸿禧好不容易才弄到一本旧连环画,并请老工人复述全剧故事。他听得十分出神,决定选塑“访鼠”这一深刻揭示人物不同内心世界的场面。后来,林鸿禧经常随剧团下乡,一边观摩,一边制作,运用戏剧夸张和线条优美的传统技法,先后塑制了《辞郎洲》《秋香送茶》《秦香莲》等一大批惟妙惟肖的瓷塑艺术品。1978年10月林鸿禧根据民间传说,以奇特的构思,塑造了“二仙对弈”的作品,汉钟离与李铁拐对弈,棋至残局,汉钟离比李铁拐少了数子,但他细看,是个和局,于是袒胸露怀,双手后撑,好像在说,该和了。可是李铁拐却以手托腮,全神贯注,凝视棋盘,似乎在说,这难道成了“和局”吗?两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和音容笑貌刻画得淋漓尽致。此作品在广州文化公园展出时,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赏。


  林鸿禧是广东揭阳人,1947年来到枫溪陶瓷作坊当学徒,自此便开始了他的陶瓷艺术生涯。他从艺数十载,先后在广东枫溪陶瓷研究所、潮安美术瓷厂工作,创作了无数精彩的瓷塑作品,把一团瓷泥捏成各种姿势,栩栩如生的古今人物形象,让瞬间之美化为永恒,以造型优美,生动传神,意境清新,线条凝练而称著。1962年被评为汕头地区六大优秀艺人之一,1986年他被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工艺美术家”称号,1989年获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成为潮州枫溪瓷塑艺术的一代大师。


  (作者系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副院长)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