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答应”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1-01-06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阎泽川

  提起“答应”这个词,很多人都会想到答复、回复、许诺某人的意思,很少会有人想到在古代还有一些宫中的女子被称为“答应”。


  在清代紫禁城的三宫六院内居住着皇帝的一大群妻妾,其中地位最高的是皇后,她主治内宫,声名显赫;而地位最低的则是“答应”。


  实际上,明代皇宫中便已有“答应”,而且有大小之分,但当时还不是皇帝的小妾。明代“答应”不仅仅指宫女,有时太监也称“答应”。“答应”虽为司礼监的奉御,但地位比提督太监、掌印太监低许多,他们自感地位低下,连常服也不敢穿。可见,明代“答应”为地位低下的宫女或干粗活的太监。


  入清以后,“答应”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而且成为女性的专称。从康熙朝开始,“答应”便成为皇帝的小妾,她们的职责是跟随妃嫔居住在后宫,“勤修内职”,不能随便跑到前朝交接大臣。


  “答应”在皇帝的妻妾中处于最下层,平时很难得到皇帝的宠爱。受封建礼教的限制,皇阿哥们又不敢或不便和她们亲近。种种的约束限制使得“答应”很难升迁。所以,清代“答应”绝大多数生活凄凉,命运不佳。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