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古村落的保护活化
发布时间: 2020-11-30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彭妙艳

  那些“老”的东西比较多的乡村,我们雅称之为传统古村落。这类村落的保护活化,其重点就是“传统”,因为它是古村落的价值和灵魂所在。


  那么,传统包括哪些呢?大体来说分为物质化和非物质化两部分。物质化指乡村聚落的环境、布局、民居、公共建筑、重要建筑物与古树名木等;非物质化则指村落地名、历史、民俗、风土人情、历史人物等。


  具体而论,环境如民间广为传说的“西淇面堂、邹堂后壁”;如新溪村的“水乡”,乌美的“山村”特色者即是。布局有些以“喝形”为之,有的以“意象”造就;有单纯的,也有复合形的不一而足,像五经富老寨肚的帆船状;惠城镇山美村的形似鼎盖,都是典型的例子。村里住人的以四点金、下山虎、五间过、四厅会等围厝造式的阖厅、排屋,就是民居,用于祭祖拜神读书的祠堂、老爷宫和书院等就是公共建筑。民居与公共建筑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就是重要建筑物,道路、桥梁等知名者也是。至于名木古树那就要更好理解了,许多村子都有。


  乡村那些虽然无形但极具影响力于村民的现象,如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其精粹者,就是一个村落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是哺育、造就、影响村民素质、秉性的重要精神元素,也就是诗人笔下的所谓“乡愁”。它渗透于生活的每个角落与每个时段,是农村最本质最持久的文化存在。


  古村落的保护,就是通过制度或行为,保障那些具有各方面价值的传统的存在,使“古”得到传承,继续发挥化人、育人的直接、间接的各种作用。没有那些传统,就谈不上“古”,村落的魅力、吸引力就会下降。保护,不一定直接作用于提供旅游资源,事实上,许多乡村传统的保护,也不在于供应旅游,而更在于“宜住”“宜业”上发挥效益。


  那么,就有必要开展活化的工作,虽然这是件很难的事。活化的经验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可以创新的空间还很大。我以为最重要的,是焕发出可供观赏的物力,可供体验的魅力,可供务业的实力。具体而言,是对传统建筑、环境的优化、提升使更具看点,更引人注意;是对某些农活、农俗的展示,以引人参与;是对某些传统产业的开发,以引人投入。


  刷刷墙、绘绘画,以及修修路、种种一点花树,扎扎几圈篱笆,有利形象的靓化,如果与传统没有太大抵触,不会显得太“做”,当然也是好的,但相比之下,还是应把智力、财力用在更多“有用”之处。那些“抓手”抓到了,沉睡的古村可以被唤醒,效能可以被增强,人气可以被孵热。这就是说,保护与活化过程,形式主义的东西的避免,也是需要列入“预警”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传统被发扬、造福社会,特别是振兴乡村。


  这一文化是很具时代,同时也现实的。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