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刀法细腻 情景交融
——葫芦浮雕山水画《山居图》欣赏
发布时间: 2020-11-16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曾广锡

  


  葫芦浮雕山水画《山居图》。郑志开 作


  郑志开在我国葫芦艺术界是颇有名气的青年艺术家,亦是汕头乃至广东省葫芦雕刻第一人。他刻刀下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蔬果作品,件件出新,韵味无穷,努力呈现不俗的艺术面貌。今赏读的是一件别开生面的浮雕山水画《山居图》,题材新颖,细节到位,刀法细腻,他娴熟的利用手中的工具,将自身对山水画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表现在葫芦这特殊材质上,呈现独特的艺术美感。此作入藏于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陈家祠)。


  葫芦谐音“福禄”,其枝茎称“蔓”“蔓带”与“万代”谐音,古人认为它可以驱灾辟邪,祈求幸福,使子孙人丁兴旺。因此,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葫芦雕刻,顾名思义就是在葫芦上刻字雕画,成为集自然拙朴和高雅精美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品,它既增加了葫芦艺术价值,又彰显了葫芦庄重典雅的特色。兰州、聊城的刻葫芦早已闻名,有针刻、沉雕、烙刻、彩刻等多种表现技法,名家众多,而汕头郑志开的浮雕就显得与众不同,大胆创新,独具一格,确实很不一般,可谓年轻有为。


  今读的作品《山居图》高54厘米,皮呈深土黄色,是一个常见的葫芦品种,古今种植都非常普遍,它的形状长得很可爱,像两个摞起来的球体,上小下大,就叫“大亚腰葫芦”,是2015年在山西寻得的。郑志开在继承葫芦刻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经反复构思,借鉴潮汕地区彩瓷工艺的“开光”式构图,根据葫芦的形状取其一个面,其他仍保留它原有的本质,运用了潮汕地区的木雕技法,采用深浅浮雕技艺进行刻画的,有3毫米与1毫米的深浅之分,独具艺术特色。但见画面上采用中国山水画的“高远法”布局,以刀代笔,处处见“笔”的“皴”法运用和线条勾勒,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意和境相谐,情与境相生,展现出一幅绚丽的山水画图。近处右边是大小石块相连的山脚,山脚一侧的小溪泛起阵阵涟漪,一条石铺砌的小路向上延伸,右侧数株枝叶茂密的大树,树下花草簇拥,相映成趣;经过前方一座小桥到达对岸石矶较平的地上,几户人家藏匿于树木丛中,露出粉墙、栏杆和屋顶,错落有致,左侧这一家敞开柴门,一女人手拿竹抠筢翻弄地上的稻谷,一小孩拿着竹子在玩耍,后面还有一只小狗在走动,充满着生活气息与乡野情调,动静相交,生动有趣,布满了盎然的韵致。房屋背后树木茂盛,高处峰峦层叠,势状雄奇,层次分明,空谷云升,飞鸟悠悠,山峰下不见脚,似漂浮于云海之上,一道清泉涌流而出,击石扬声奔向山下,烟岚从谷中冉冉升起,清寂空旷的山谷显露出生机,正是“万丈飞泉落云端”,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山居图》,让人读之心情愉悦。


  这个葫芦刻作品除了画面构图外,其引人注目的还在于采用浮雕刻技艺,它不同于常见的针刻、微雕、烙画等技艺,因为葫芦皮与肉的硬、密、韧度有着极大的差别,其皮十分坚硬,皮下常是松软,厚度一般不超过1厘米,可作为雕刻的也就在2至4毫米,最里一层的葫芦瓤不适合雕刻,这就要求雕刻时要屏息静气,娴熟地掌握用刀的力度,否则将前功尽弃。郑志开在葫芦上画出草稿,然后操刀进行雕刻,根据不同景物采用不同的技法,或深或浅,或斜或横,或直或弯,其中树木用斜刀和电动磨头并举,石头、山峰和溪水都是用自制的刻刀,一刀带过,保留用刀镌刻的趣味,使之肌理清晰可见,“皴擦”味更浓,薄中见厚,富有较强的立体感。而对于云朵的处理却不一样,在边缘起线后中间全都磨滑,使光滑的云朵与粗糙的山峰形成强烈对比,妙趣盎然。这件作品看似简单,需历时20余天才得以完成,丰富的雕刻层次感,巧妙的山水画韵味,令人击节叫好。


  葫芦刻并不是潮汕地区的传统工艺,几乎没有人在专业从事这一艺术创作,郑志开也非出身于艺术之家,他1999年毕业于石家庄和平医药专修学院,后回汕头随父从医。2002年就喜欢艺术的他对葫芦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放弃所学的专业,“痴迷”于民间艺术,他购买书籍学习基础知识,四处寻找葫芦,自制刀具学雕刻,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勤学苦练,从简单到复杂,从沉雕到浮雕,各种技法的运用得心应手,全凭自己潜心钻研,执着追求,不断探索,十余年与寂寞相伴,不图虚名,独具特色的浮雕作品陆续在全国性葫芦刻展览上“露脸”, 屡次在全国、全省工艺美术展评并获金银奖,深受同行名家大师的高度赞赏,如今汕头“葫芦秀才”可谓大名鼎鼎!


  (作者系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副院长)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