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以古琴作引,汇聚了琵琶、古筝等传统乐器,并融入了朗诵、插花、茶艺、舞蹈等多种形式进行演绎。 涂英鹏 摄
中秋遇上国庆,家国共团圆。10月4日,由市歌咏协会古琴学会主办、市鳯栖琴居承办的“采采秋声”国庆公益音乐会在市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琴家相聚一堂,抚琴弄箫、吟诗唱词、品茶献舞,观众们伴随着婉转悠扬的古琴曲领略传统文化,感受家国情怀。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古琴音色高雅、飘逸空灵,自古就有“君子之案,必左琴右书”,“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等记载,历代文人雅士把弹琴作为修身养性的良器。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古琴文化日益受到一批传统文化爱好者的推崇。
整场音乐会更像一场雅集,以古琴作引,汇聚了琵琶、古筝、中阮、箫等传统乐器,并融入了插花、茶艺、舞蹈、朗诵、独唱等多种不同形式进行演绎,琴声与歌声相和,文学与音乐交融……增添了音乐会的视听效果,给广大观众带来全方位的精神享受。音乐会以配乐插花《鹿鸣》开场,悠远空灵的古琴声与清新雅致的中式插花艺术相得益彰,一下子将大家带入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琴箫合奏《良宵引》、古琴独奏《平沙落雁》、琴箫伴舞《春江花月夜》、弦歌吟唱《阳关三叠》等节目,或宁静旷远、或清灵恬淡,传递出传统典雅的艺术感染力。独唱《龙图腾》、古筝独奏《井冈山上太阳红》、配乐朗诵《我的祖先名叫炎黄》等节目在家国共团圆的日子里,抒发着浓厚的家国情怀。最后,音乐会在古琴合奏《普庵咒》中落下帷幕。
“通过这场音乐会不仅增进了对古琴文化的了解,更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市民陈小姐是一名古筝爱好者,当天特意趁着假期前来观赏,她直呼音乐会形式丰富、节目精彩,让她“大涨知识”。揭阳古琴学会会长蓝宇红介绍,音乐会汇集了来自天津、武汉、江西、潮州及揭阳本地的古琴家,在为古琴爱好者提供更好的交流、学习平台的同时,希望通过活动为本地区古琴文化推广与传播做出积极贡献。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