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灼灼世光照岭南
——记潮籍中国岭南画派第三代传人赵世光
发布时间: 2020-09-14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蔡幼芳

  


  著名肖像画家李琦创作的赵世光肖像。


  颇具传统风格的圆门石径。


  邱瑞宏在介绍赵世光书画碑廊。


  绿树掩映间的赵世光书画碑廊。



  在风景秀丽的汕头礐石风景区,绿树掩映间有一座书画碑廊,其画作花鸟鱼虫珍禽异兽栩栩如生,行、楷、草、隶、篆的书法别具一格,艺术芳华令人赞叹!这是潮籍中国岭南画派第三代传人、香港美术研究会创会会长赵世光先生赠与家乡人民的一份珍贵文化艺术遗产。


  聪慧好学少年时


  1916年,赵世光出生于汕头澄海县东陇镇水寨乡。水寨乡位于素有“一郡文峰”美称的莲花山,这里有清溪流水,榕阴古渡,风景秀美。为了纪念故乡,成名之后的赵世光,常在画作盖上“粤澄海水寨村人”的压角章。


  1927年,赵世光的兄长赵世铭已在广州学有所成,回乡省亲时,遵父嘱把赵世光带往广州读书。后来哥哥与胡根天开办“东山美术学院”,使赵世光得以接触艺术俊杰。浸浴艺海,赵世光年少心灵播下热爱美术的种子,也立下终生研习国画的奋斗目标。1928年,赵世光返乡就读于东陇毓英学校六年级,翌年正逢澄海县举行全县首届小学会考,赵世光勇夺第一名。1930年秋,赵世光到金中就读。在这里,赵世光如饥似渴,勤勉功读,文理并举,“德智体群美”五育兼修。


  1932年至1936年间,中国内忧外患、遍地烽烟。赵世光也因父丧和日寇侵华被迫辍学,奔波于广州、香港之间,他于1940年在香港入读中国新闻学院,接受战地记者培训,得到乔冠华、张铁生、张友渔等名学者的教导,并学以致用,投入抗日斗争。香港沦陷后,赵世光辗转进入粤北等地教学,尔后挟笔从戎,投军抗日,转战于粤北、赣南山区。1945年抗战胜利,赵世光重返香港。


  教坛艺苑齐耕耘


  返港后的赵世光再度执起教鞭,二战之后的香港,失学超龄者众。1956年,赵世光兼任汉师同乡会第一夜校校长之职。他对那些工余补习的超龄学生非常同情,为此勤勉办学,把夜校办得有声有色。1971年赵世光以优秀业绩获升为陶秀学校校长,他利用自己的书画特长,课余免费在教师中培养书画人才,并举办该校教师书画联展。


  赵世光少耽丹青,勤研六法,在书画艺术的道路上前进不辍。1948年冬,他获悉岭南画派大师赵少昂教授来港设“岭南画苑”授徒,即慕名求学,自此与赵少昂亦师亦友50载。赵世光继承岭南画派爱国、进步、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的原则,他把从赵少昂学到的技法,化为他艺术创作中的酵母,广采博集,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取材广泛,技法多变,既有传统国画的水墨渲染和深邃的意境,又具西洋画的色彩、用光、透视等特点,其热带兰和珊瑚鱼,独树一帜,早获时誉。


  1958年,赵世光在香港举行首次个人画展,即轰动艺坛。此后几十年间,赵世光和长子赵令彬多次应邀于澳洲、英国、新加坡、北京、广州、广西、福建、江西等地举办父子书画联展。1988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与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的“香港岭南派画家赵世光、赵令彬父子画展”,反响热烈,其中3幅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赵世光在岭南派的渊源、历史和特点等方面,著述颇多,如《岭南画派界说及其发展导向》《岭南画派的渊源和展望》《论岭南画派的艺术》等论文。香港美术研究会会长王子天认为,赵世光作为中国画岭南派大师赵少昂的弟子,不但传承创新其画艺,更为赵大师整合画理文脉,为岭南派画风树立理论基础。


  爱国爱乡始以终


  1982年1月,由汕头市文联、市侨联举办的“回汕探亲香港潮籍画家赵世光、赵令彬父子国画联展”在汕头市政协会议厅展出。这是汕头自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为海外同胞举办的画展。期间,赵世光回到母校金山中学参观座谈,即席画了《英雄树上育英才》的巨幅花鸟,赵令彬作山水画《源远流长》,赠送金中留念。不久,赵世光又应邀参加汕头市首届“全国潮籍著名画家元宵画会”。


  “故园久别荒三径,春也归来,人也归来,绿水青山迎汝回。长江后浪推前浪,老赵多才,小赵多才,老树新株画盛开。”这是当年著名作家张华云赠给赵世光的一首《调寄丑奴儿》。回到阔别45年的故乡,爱乡情浓的赵世光,在家乡澄海捐建了“赵世光美术馆”和文联大厦“赵从贤美术馆”纪念先父,并赠送书画以供展出。为培养家乡青少年对书画艺术的热爱,赵世光还出资举办两届澄海县青少年书画展。


  赵世光1982年筹创了香港美术研究会,以“艺术要反映时代,服务社群”为宗旨。他多次组织研究会赈灾义展,获得北京红十字会的嘉奖。为全力支持祖国内地“希望工程”建校活动,他以教育家的情怀,以个人和香港美术研究会的名义举办义展筹款,在广东、云南、贵州、江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贫困地区捐建了“希望工程”中学和小学共14所,为香港美术界支援祖国内地教育做出了表率。赵世光的名字与“希望工程”一起,不仅载入老区教育发展的史册,也载入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史册。诚如他在中国新闻学院55周年纪念感怀中所写的一首诗:“年少坎坷年老忙,八旬将度心犹雄。不求利禄舌耕乐,为寄情怀笔墨浓。创作交流岁月逝,赈灾兴学展销隆。克勤克俭永无愧,爱国爱乡始以终”。


  长留德艺播芳馨


  在1989年编印的《当代名家国画精粹》中,赵世光被誉为“近50年来中国百位最具独特风格和影响力的名家之一”。1999年,赵世光应邀到澳洲举办画展及讲学,获联邦政府移民部兼多元文化部长雷铎颁授“世界艺术成就奖”,表彰其对澳中文化交流的贡献;2005年赴韩国参加亚细亚邀请展获“亚细亚最高艺术赏奖”;2006年在澳门镜湖医院举行个人书画义展,共筹款1200多万元为该院添置医疗器械,何厚铧特首亲授其“终身艺术慈善成就奖”。


  为将艺术的根长留故乡,耄耋之年的赵世光,捐出了一批书画作品,在风景秀丽的汕头礐石风景区建设“赵世光书画碑廊”。碑廊建于绿树掩映的焰峰景区文苑处,由4幅一字形双面碑墙和一条半开敞式连廊组成,共嵌装赵世光绘画、书法碑刻100幅,有花鸟虫鱼、珍禽异兽等画作80幅,书法则有行楷、狂草、隶篆等字体20幅,其中一种融合狂草及篆隶字体写法,尤为突出。碑记由揭阳市文联原副主席、书法家陈鸿辉先生书写。徜徉在赵世光书画碑廊间,品味着碑林芳华,令人领略到这位岭南画派名家的精湛书画艺术。


  “赵世光书画碑廊”的建成,与揭阳知名人士邱瑞宏先生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赵世光长子赵令彬在纪念赵世光100周年诞辰《弄墨堂藏品》序文中说:“他(邱瑞宏)出钱出力,亲力亲为,奔走各方,终于促成了在汕头礐石公园中建立父亲个人书画碑廊。自古至今书画碑刻多不胜数,但为个人设立的书画碑廊却鲜有所闻。邱先生此举令父亲的艺术永存粤东,流传广远。”邱瑞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与赵世光情谊深厚,受赵世光的礼聘,成为 “赵世光书画碑廊”建设的协商人。此后为碑廊建设他四方奔走,历时近10年,终于在2006年年底完成碑廊第一期工程建设,大门、观海亭及绿化等配套工程还没来得及建设,2007年6月30日,赵世光就与世长辞。一定要“建好碑廊慰前辈”,邱瑞宏不负重托,忙碌奔走,并省吃俭用垫付少量工程款。承包工程建设的吴增贤先生深为感动,也支付了二期工程的大部分资金。他真诚地对邱瑞宏说:“这是公益事,应该的。你是工薪族,无能力垫付巨款,但你的奔波善举感动了我。”2012年9月9日,“赵世光书画碑廊”完工,由赵世光次子赵令聪移交汕头礐石风景区管理。邱瑞宏深情赋诗曰:叶落根归酬夙愿,长留德艺播芳馨。


  赵令彬为“赵世光书画碑廊”撰写了一副对联:根源澄海学在金中魂牵礐石,风起岭南师承高赵艺传粤东。上联写入了赵世光生长的澄海之地,就读过的金山中学和对礐石书画碑廊的期盼;下联则写了他的画艺源流,师承岭南画派的高剑父、赵少昂一脉,设立书画碑廊是为了画艺能广传粤东,为推动故乡的文化事业发展作出贡献。韩江浩荡,礐石葱茏,书画长留,芳华永在。


  让我们用著名潮籍书画家十万山人孙星阁先生题赠赵世光画展的诗句作为此篇的结语:我粤二高开画统,赵家三绝得师参。少昂丽日生花笔,灼灼世光照岭南。


  (编辑:悦声)